
徹底審問。《漢書·胡建傳》:“知吏賊傷奴,辟報故不窮審。” 顔師古 注:“言為遊徼避罪而妄報文書,故不窮治也。”《北齊書·蘇瓊傳》:“所疑賊并已拷伏,失物家并識認,唯不獲盜贜。 文襄 付 瓊 更令窮審。”
“窮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徹底審問,多用于司法或案件審查的語境中。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窮審”指對案件或嫌疑人進行深入、徹底的調查和訊問,強調不留遺漏地追究真相。
詞素拆分
《北齊書·蘇瓊傳》
“所疑賊并已拷伏,失物家并識認,唯不獲盜贓。文襄付瓊更令窮審。”(案件嫌疑人已招供,但贓物未找到,蘇瓊受命重新徹底審問)。
司法語境
該詞多用于古代司法文書,體現對案件真相的嚴謹态度,常見于官員審案或上級複查案件的記載。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漢書》《北齊書》等文獻。
窮審(qióng shěn)是一個漢字詞,由“窮”和“審”兩部分組成。窮指的是貧困、貧窮,審指的是審查、審理、審核等。因此,窮審的意思可以解釋為對貧窮狀況進行審查和評估。
窮審的部首是穴(穴字旁),穴字旁又稱作窖字旁,它是一個常見的部首,意為洞穴、坑洞。窮審的筆畫分别為穴字旁(4畫)+臼(3畫)+口(3畫)+宀(3畫)=13畫。
窮審的古時候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代,窮字的寫法是“穹”,它多用于象形的釋義,代表空闊、高聳的意思;而審字的古時候寫法是“審”,它的構造比較複雜,由宀、申、冖、钅、文組成。
在繁體字中,窮審的寫法與現代漢字基本相同,沒有太大變化。
1. 政府需要對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進行窮審,以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條件。
2. 在招聘過程中,公司會對求職者的資格和背景進行窮審,以确保雇傭的人員符合要求。
組詞:窮苦、窮鄉僻壤、貧窮、審查、審理、審核。
近義詞:貧困審計。
反義詞:富裕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