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驅逐滅絕。 清 恽敬 《太子少師體仁閣大學士戴公神道碑銘》:“則以為小丑跳梁,無遠略,當以忠勇将帥驅殄之。”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賊犯歲星緻敗》:“蓋欲拘之海隅,而以勁兵驅殄之也。”
“驅殄”是一個由“驅”和“殄”組合而成的詞語,其核心含義為驅逐滅絕或徹底消除。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詞多用于形容迅速且徹底地消除不良事物或困境。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法,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清代文獻。
驅殄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為馬和殳,共有17個筆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用來形容驅逐或消滅某種害蟲或惡勢力。
在繁體字中,驅殄的寫法仍然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驅殄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沒有相關的曆史文獻記載,我們無法得知具體的古代寫法。
1. 村民們用火把和農藥驅殄了田間的害蟲,保護了莊稼的安全。
2. 示衆法師用佛經和禱告驅殄惡魔,淨化了現場的氣氛。
3. 這個動作片講述了一位英雄驅殄了整個黑幫勢力,恢複了市民的安甯。
1. 驅除:驅逐或消除某種不良因素或物體。
2. 驅散:分散、解散某種集合體,使其消散。
3. 消滅:徹底摧毀、殺死某種存在。
1. 驅逐:把某人或某物從一個地方趕走。
2. 清除:把不需要的事物或障礙物移除。
3. 根除:徹底消除某種不良事物,使其徹底不再存在。
1. 保留:維持、保存某種事物或現象,使其不被改變或損壞。
2. 護理:保護、照料某人或某物使其安全和健康。
3. 收留:給予某人安全和庇護,使其免受傷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