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綱的意思、連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綱的解釋

(1).用以串聯物體的繩子。 漢 司馬相如 《長門賦》:“張羅綺之幔帷兮,垂楚組之連綱。”

(2).連綿不絕。 明 陳子龍 《皇帝東郊賦》:“戈矛連綱,櫛比茸髳。”

(3).亦作“ 連網 ”。舊時成批運輸貨物的組織曰綱,其運輸船隻或隊伍連綿不斷,稱之“連綱”。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崇寧 中 淮水 暴漲,而 汴口 檣舟不能進。一日昧爽,小龍者出連綱之舟尾。” 元 顧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詩:“東南貢米粟,連網起歌謳。” 元 袁桷 《送趙君佐茶使》詩:“連綱貢餘知幾春,排檣接纜來 儀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連綱”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連”指連接、延續,“綱”指事物的主體或總繩,組合後表示“連貫的綱領”或“系統性的連接結構”。《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維系事物的總繩,引申為連貫的體系”,強調事物間的邏輯關聯性。

二、引申義項

  1. 治理原則:古代文獻中多指治國理政的核心法度。如《尚書·五子之歌》注疏雲“連綱者,謂帝王統禦之術”,體現對國家制度整體性的認知。
  2. 文脈結構:文章學範疇指文本的内在邏輯框架。清代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提到“著述之連綱,猶絲縷之經緯”,比喻文章結構的嚴密性。

三、現代應用 在語言學領域,《古代漢語詞彙學》将其納入“同源複合詞”研究範疇,認為該詞承載着漢語雙音節化過程中的語義融合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連綱”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不同層面的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指連貫的綱要或大綱(現代常用義)

    • 形容文章、計劃或思想結構清晰、邏輯嚴密。例如:“這份報告的連綱設計讓讀者一目了然。”
  2. 指串聯物體的繩子(古籍用法)

    • 見于漢代司馬相如《長門賦》:“垂楚組之連綱”,描述帷幔的繩結。
  3. 連綿不絕的狀态

    • 明代陳子龍《皇帝東郊賦》用“戈矛連綱”形容兵器排列密集連綿。
  4. 古代貨運組織(曆史特定義)

    • 宋代稱成批運輸貨物的船隊為“綱”,連綿的運輸隊伍則稱“連綱”,如蔡絛《鐵圍山叢談》記載的漕運場景。

二、使用場景

三、詞源辨析

查字典等工具書側重現代引申義,而《辭海》和古籍引證保留了曆史語義。需注意語境差異,避免古今混用。

提示:若需具體古籍例句分析,可提供上下文進一步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

襃拜飽學貶坐不死樹餐和吵鬧垂發打熬大司成都郵斷刻斷章督饬而降浮厲剛挺高限苟媮鶴子家羽京報連登黃甲經管靳固金瑜急如風火扣墀拉夫了足戀本連枝樹邏衛蠻錦麻事沒身不忘米泔水碻當青油逑耦秋享喪師辱國散收上之所好,下必從之深溝高壘聖神沈下適長公主時辰戍備肆略宿賊搪突讨呵欠通年王京沃流卧龍無垢衣賢長鄉團枭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