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詩式的意思、詩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詩式的解釋

詩的形式。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三:“西洋的詩式便算是新的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詩式”一詞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一、基本含義:詩的形式

指詩歌的體裁、結構或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夏丏尊和葉聖陶在《文心》中讨論中西詩歌差異時提到“西洋的詩式”。這一用法強調詩歌的外在形式特征,如韻律、句式等。


二、特指唐代詩論著作《詩式》

此為更常見的專業釋義,指唐代詩僧皎然所著的詩歌理論專著:

  1. 作者與成書
    由皎然(僧人、詩人)于貞元五年(789年)撰寫,共五卷,收錄于《新唐書·藝文志》。
  2. 核心内容
    • 對詩歌風格進行分類,提出“高遠玄妙”的意境追求。
    • 強調用典(“用事”)技巧,分析優劣并引500餘詩句為例。
    • 主張詩歌應避免“相濫”(重複用典)、“落節”(内容與主題不符)等弊病。
  3. 曆史影響
    融合禅理與詩論,直接影響司空圖“韻味說”和嚴羽“妙悟說”,成為中國古代詩學重要文獻。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詩式》原文或具體詩論觀點,可參考漢典或搜狗百科的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詩式

詩式(shī sh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對這個詞進行拆分、解釋和舉例等方面的解析。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詩式的第一個字“詩”是由“讠”(讠為讓字的聲旁)和“寺”組成,拆分部首為“讠”。它由4個筆畫組成。

詩式的第二個字“式”是由“弋”和“工”組成,拆分部首為“弋”。它由5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詩式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文化。在漢字的演變過程中,這個詞形成了現在的寫法。在繁體字中,“詩”和“式”的組合寫作“詩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詩式這個詞的古漢字寫法是“詩式”,與現代漢字有細微差别。在古代,人們更加重視字形的表現形式,因此漢字的形狀會有一些不同。

例句

下面是一些使用詩式的例句:

- 這首詩的寫作風格完全符合詩式。

- 他的表演展現了一種獨特的舞蹈詩式。

組詞

詩風、詩體、詩韻

近義詞

詩風、詩性

反義詞

散文、散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