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國家形象的标志。 漢 王充 《論衡·須頌》:“ 漢 德明著,莫立邦表之言,故浩廣之德未光於世也。”
“邦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說明:
指顯示國家形象的标志,由“邦”(國家)和“表”(外交使節或外在形象)組合而成,強調國家間外交關系的重要性。
最早見于漢代王充《論衡·須頌》:“漢德明著,莫立邦表之言”,說明該詞用于描述國家形象的彰顯。
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指代國家的外交象征或文化标志,如外交禮儀、國家慶典等場合。
如需進一步了解“邦”的詳細釋義,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詞典。
邦表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國家的記錄”或“國家的榜樣”。
邦表的部首是“⻍”(丬), 由4個筆畫構成。
邦表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邦是指國家或地區,表是指記錄或展示。這個詞語沒有繁體字。
在古代,邦和表的字形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但它們的意思和組合仍然一樣。
這本書是國家發展的邦表。
他成為了他們家族的邦表。
組詞:邦國、表明、國表、地方表
近義詞:國軸、國之重器、國家要事
反義詞:國家的喪鐘、國家的恥辱、國家的失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