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在盆盎中培植的五谷。 宋 黃休複 《茅亭客話·範處士》:“ 蜀 人每中元節多用盆盎生五穀,俗謂之盆草,盛以供佛。”
“盆草”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文化背景和文獻記載來理解:
一、字面含義 指在盆器中培植的五谷作物,主要用于宗教祭祀。據宋代黃休複《茅亭客話》記載,蜀地百姓在中元節時常用盆盎種植五谷,稱為“盆草”,用于供佛儀式。這一用法體現了古代農耕文化與佛教習俗的結合。
二、比喻含義 作為成語使用時,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其中“盆”象征狹小的容器,“草”代表普通植物,組合後暗指缺乏重要性或存在感。例如:“他自謙不過是盆草之輩,難成大事。”
補充說明
建議具體使用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詞義指向。
盆草是指種植在盆子裡的小型草本植物。由于其可以以盆栽形式進行種植養護,因此被人們稱為“盆草”。
盆草的拆分部首為皿和艹,其中皿是指盆,艹是指草。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盆草一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即由“盆”和“草”這兩個字組合而成。在繁體字中,盆草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多次演變,因此,提到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我們需要具體指明是哪個時期。針對盆草來說,在古代的漢字寫法基本上與現在的寫法相同,沒有太多的變化。
1. 我家的窗台上種滿了各種盆草。
2. 她的盆草長得非常茂盛,非常漂亮。
1. 盆景:指将植物種植在盆中進行剪裁修飾,形成藝術效果的一種園藝形式。
2. 草坪:指由多種草本植物組成的平坦的綠色地面。
1. 盆景
2. 盆栽:指用盆子種植養護的小型植物。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