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敬信的意思、敬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敬信的解釋

[respect and believe] 尊重崇信

油然而生敬信之心

詳細解釋

(1).慎重而守信。《韓非子·飾邪》:“明於治之數,則國雖小,富;賞罰敬信,民雖寡,強。”

(2).尊敬和信任。《三國志·魏志·司馬芝傳》:“太守 郝光 素敬信 芝 ,即以 節 代 同 行, 青州 號 芝 ‘以郡主簿為兵’。” 唐 韓愈 《答楊子書》:“友朋之中所敬信者, 平昌 孟東野 。” 沉從文 《從文自傳·辛亥革命的一課》:“每天捉來的人既有一百兩百,差不多全是四鄉的農民。既不能全部開釋,也不應全部殺頭,因此選擇的手續,便委托了本地人民所敬信的天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敬信”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1. 慎重而守信
    這一含義強調處事嚴謹、遵守信用,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韓非子·飾邪》中提到:“賞罰敬信,民雖寡,強”,指通過慎重的賞罰制度建立公信力。該用法側重行為準則的可靠性,多用于政治或管理語境。

  2. 尊敬和信任
    指對人或事物懷有尊重與信賴的态度。如《三國志》記載“太守郝光素敬信芝”,表明對他人的品德或能力表示推崇。唐代韓愈在《答楊子書》中亦用“友朋之中所敬信者”描述值得信賴的朋友關系。現代用法中,可引申為“油然而生敬信之心”(),表達發自内心的尊重與認同。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分析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提供例句以便深入探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敬信(jìng xìn)一詞由“敬”和“信”兩個漢字組成。敬字由“攴”和“苟”兩個部首構成,筆畫數為12;信字由“亻”和“言”兩個部首組成,筆畫數則為9。 《敬信》這個詞源自《孟子·公孫丑上》:“君子之言曰‘信’,君子之事曰‘敬’”。 從繁體字來看,《敬》在繁體字中被寫作「敬」,而《信》則被寫作「信」。繁體字的書寫形式相對于簡體字更為複雜,多用于台港澳地區。 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在戰國時期,敬字的古代寫法為「革朋」,而信字的古代寫法為「人言」。 以下是幾個例句中使用了敬信的情境: 1. 他對長輩非常敬信,從不違背他們的話語。 2. 在這家企業裡,敬信為首,所有員工都深受激勵。 3. 作為一個公務員,他們需要言行舉止處處體現出敬信之風。 與敬信相關的組詞有: 1. 敬業:盡心盡力地對待自己的工作。 2. 敬愛:對于值得尊敬的人心存敬意和愛戴。 3. 誠信:以真實、忠實、守信作為處事原則。 近義詞: 1. 尊敬:對他人表示高度的敬意和尊重。 2. 重視:對某事或某人給予足夠的重要性和關注。 反義詞: 1. 輕慢:對于他人言行不加尊重或蔑視。 2. 不信:心存疑慮或不相信他人的話語。 總結起來,《敬信》代表的是一種尊敬并相信他人的品質和态度。它要求我們對他人表示敬意,同時堅信他人的話語和行動。在人際交往中,敬信是促進和諧關系的重要因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