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無耳的意思、無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無耳的解釋

(1).沒有聽覺器官。《文子·上德》:“鱉無耳而目不可以蔽,精於明也。” 漢 揚雄 《法言·問明》:“不聰,實無耳也;不明,實無目也。”

(2).古代傳說的一種野獸。即混沌。《太平禦覽》卷九一三引《神異經》:“﹝ 崑崙 西有獸,﹞名曰渾沌,一名無耳,一名無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無耳”一詞的詳細解釋,綜合了不同語境下的含義:

一、字面含義

  1. 生理層面
    指生物缺乏聽覺器官或聽覺功能缺失。例如《文子·上德》提到“鱉無耳而目不可蔽”,揚雄《法言·問明》中也用“無耳”形容聽覺缺失。醫學上,“無耳”特指先天性外耳道閉鎖,屬于耳部畸形疾病,可能伴隨聽力障礙。

  2. 神話傳說
    古代文獻《太平禦覽》記載,“無耳”是神獸混沌的别名之一,傳說其形态怪異,象征蒙昧未開的狀态。


二、比喻與引申義

  1. 形容性格特質
    比喻人固執封閉,不願聽取外界意見,如“不聰,實無耳也”。常用于描述對他人觀點漠不關心或自我封閉的态度。

  2. 哲學與修行語境
    道家典籍中,“無耳”被引申為一種超然境界,如修道者“内守虛無耳”,強調摒棄感官幹擾以專注内在修煉。


三、使用場景舉例


四、補充說明

醫學上“無耳”需與文學比喻區分,前者屬于臨床病症,需通過手術或助聽設備幹預。神話與哲學中的含義則更多體現文化象征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無耳的意思

《無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沒有耳朵,比喻對别人的意見和勸告不聽從或不關心。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無耳》由兩個漢字組成,第一個字是無,部首是無的升陽部,總筆畫為4畫;第二個字是耳,部首是耳的耳部,總筆畫為6畫。

來源和繁體

《無耳》是漢語成語,源于中國古代文化。繁體字中,無用「無」字,耳用「耳」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無用「無」字的古體,該字形是一個象形字,形狀像兩個手指并攏,表示沒有的意思;耳用「耳」字的古體,字形比較接近現代的寫法,形狀像一個人聽力器官的外形。

例句

他是個無耳之徒,對别人的勸告總是充耳不聞。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無心、無意、無知、無禮

近義詞:充耳不聞、關耳不聞、置若罔聞

反義詞:明耳聽、傾耳細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