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度朔。《雲笈七籤》卷一○○:“ 東海 有 度索山 ,或曰 度朔山 ,譌呼也。”參見“ 度朔 ”。
(2).見“ 度索君 ”。
(3).走繩索。雜技的一種。 宋 曾鞏 《亳州謝到任表》:“是以扶索戴鬥之區,度索尋橦之國,來自四海之外,曾無一歲之虛。”參見“ 儛絙 ”。
"度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傳說中的仙境索橋
指古代神話傳說中連接高山或仙境之間的繩索或索橋。此義項源自道教典籍《海内十洲記》,描述東海仙山蓬萊周圍有"弱水繞之,鴻毛不浮,唯飛仙能越,有金玉琉璃之宮,神仙所居,有度索山,山有大桃樹,屈盤三千裡"。後世常用"度索"代指仙境或險峻難通之地。來源:《海内十洲記·蓬萊山》(古籍,無直接鍊接,可參考權威出版社點校本如中華書局版)。
道教術語中的仙境通道
在道教文獻中,"度索"亦被引申為連接凡間與仙界的橋梁或路徑,象征超越塵世、得道飛升的途徑。如《雲笈七籤》等道書提及仙人借"天綱度索"往來三界。來源:《雲笈七籤·卷二十》(道教經典,可查閱《道藏》或權威整理本如華夏出版社《雲笈七籤譯注》)。
古代刑具名(罕見用法)
極少數文獻中,"度索"指一種束縛犯人的繩索刑具。如《宋史·刑法志》載有"枷、杻、鎖、鐐、度索"等械具名稱,此處"度索"可能與捆綁方式相關,但此用法鮮見。來源:《宋史·卷一百九十九·刑法志》(正史,可參考中華書局點校本《宋史》)。
總結
"度索"的核心意義源于神話傳說,指仙境索橋,後衍生為道教超脫之徑的象征。其作為刑具的用法屬次要且罕見釋義,現代漢語已基本不用。
“度索”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及語境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度索”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地理、神話、技藝三重指向,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如需深入探讨某層含義,建議查閱《雲笈七籤》《曾鞏集》等原始文獻。
褊心逼簇逼讨般若簿土不知死活篡辭噉飲斷壁殘璋恩臨兒媳婦兒梵侶趕走關發鬼勾當顧念國課酣暢淋漓穢德頀夏尖脆鸠集鳳池客階客途愧艴涼拌嶺海吝嫉流離瑣尾裡役陋薄胪驩縷縷米糵民圩募俞年月槃郁陪小心平上軿車蹼蹬遣歸欠事栖風宿雨赇請耆欲日昳賞擢山勢涉筆沈瞀世祖四立飼雀四廂頌台素情偷耳吐哺捉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