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兩 廣 地區。其地北倚 五嶺 ,南臨 南海 ,故名。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雖在萬裡之外, 嶺海 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閒,輦轂之下。” 宋 張孝祥 《念奴嬌·過洞庭》詞:“應念 嶺海 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 文文山 死節,諸公傷悼之作佳者,如…… 黃誠信 雲:‘三百餘年樂育恩,晚從科目得斯人,崎嶇 嶺海 期年國,零落氈毛萬裡身。’皆可傳頌。”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粵民義師》:“一朝應蒲穀(轂)之錫,專制 嶺海 間,比於古之藩鎮,不亦身與名之兩全乎?”
“嶺海”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基本詞義
指中國兩廣地區(廣東、廣西),因北倚五嶺(南嶺山脈)、南臨南海而得名。這一地理概念最早見于唐代文獻,如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中“嶺海之陬”即指潮州所在的偏遠地區。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被賦予浪漫色彩,借指壯闊的山海景觀。例如宋代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以“嶺海經年”暗喻自己任職廣西的歲月,用“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呼應嶺海的自然意象。
曆史演變
元代後逐漸成為兩廣地區的代稱,清代文獻如《中西紀事》仍沿用此名指代嶺南地域。現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或文學領域,如三亞某樓盤以“嶺海”命名即借用其地理意境。
補充說明:部分詞典将“嶺海”列為成語,但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地理範疇,文學擴展意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嶺海》是一個成語,指的是高山和大海。它描述了山與海之間的遼闊景觀和壯麗景色。
《嶺海》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山”和“水”。它的總筆畫數為11。
《嶺海》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詩句:“秋花秋實難留住,嶺梅嶺海莫停留。”這句詩描繪了山海之間的壯麗景色,後來成為了常用的說法。
《嶺海》的繁體字為「嶺海」。
在古代,演變的過程中,「嶺」字還有一種寫法是「嶺」。在寫成繁體字後,「嶺」字又演變成了「嶺」字。
他站在山頂上,俯瞰着眼前的嶺海,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麗和浩渺。
山嶺、海嶺、嶺南、嶺頭、嶺上。
山川、山河、山海、山長水遠。
平原、河谷、低地、平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