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平素的心願;内心的真情。《後漢書·列女傳·陰瑜妻》:“﹝ 荀采 ﹞謂左右曰:‘我本立志與 陰氏 同穴,而不免逼迫,遂至於此,素情不遂,奈何?’”《三國志·魏志·荀彧荀攸等傳論》“ 荀彧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志也”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及至霸業既隆,翦 漢 迹著,然後亡身殉節,以申素情,全大正於當年,布誠心於百代,可謂任重道遠,志行義立。”
(2).猶舊交,舊情。 晉 葛洪 《抱樸子·交際》:“於是有忘素情之綢歎,或睚眥而不思。”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二》:“ 向柳 與 袁太尉 、 徐司空 、 顔楊州 并相友善,後 楊州 貴勢當朝, 玄季 猶以素情自處。”
(3).猶輿情。衆人的評論。《南史·王鎮之傳》:“ 萬齡 家在 會稽 剡縣 ,頗有素情,位左戶尚書、太常。”此言衆人好評。 唐 宋之問 《遊法華寺詩》:“分刺江海郡,朅來徵素情。”
“素情”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sù qíng,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信息如下:
平素的心願或内心的真情
指個人長期持有的願望或真實情感。例如《後漢書·列女傳》中記載:“素情不遂,奈何?”,表達未能實現内心真實願望的遺憾。
舊交或舊情
指過去的情誼或交情。如晉代葛洪《抱樸子·交際》提到“忘素情之綢歎”,強調對舊日情分的懷念。
輿情(衆人的評論)
指社會公衆的普遍看法或評價。例如《南史·王鎮之傳》中“頗有素情”即指獲得衆人好評。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5、8等來源。
素情是指純真、純樸的感情或情感表達。它指的是一個人内心真實的情感狀态,沒有經過過多修飾或掩飾,表達出來的情感純粹、真實。
素情的拆分部首是糸(纟)和心,部首糸(纟)指的是與線、繩有關的字義,心指的是心髒。素情的總筆畫數為10畫。
素情一詞源于中國古代的文化和語言,其繁體字為素情(糸心皮)。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多種多樣,包括隸書、篆書等。從曆史文獻和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素情的不同寫法,但總體上與現代漢字相似。
1. 他的詩歌表達了對自然的素情之感。
2. 她寫的小說充滿了素情,打動了無數讀者的心。
1. 素心素魄:指一個人内心淳樸而真誠的品質。
2. 素雅:指簡樸、自然的風格。
3. 素未謀面:指雙方之間從未見過面,對對方一無所知。
1. 純情:指一個人單純、天真的感情狀态。
2. 真摯:指情感真實、坦誠的表達。
1. 假情:指虛僞、不真實的情感。
2. 假意:指表面上的假裝、虛假的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