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立的意思、四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立的解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的合稱。《周髀算經》卷下:“四立者,生長收藏之始。”《後漢書·蔡邕傳》:“一事:明堂月令,天子以四立及季夏之節,迎五帝于郊,所以導緻神氣,祈福豐年。” 李賢 注:“四立,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宋史·律曆志一》:“求五行用事:各因四立大、小餘秒命之,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首用事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四立”是漢語中的一個傳統節氣術語,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四立”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分别标志四季的開始。每個節氣的含義如下:

  1.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象征萬物複蘇、春季開始(約2月3-5日)。
  2. 立夏:表示夏季來臨,氣溫逐漸升高(約5月5-7日)。
  3. 立秋:标志秋季開始,農作物進入成熟期(約8月7-9日)。
  4. 立冬:冬季開端,萬物進入閉藏階段(約11月7-8日)。

二、曆史與文獻依據

三、農業意義

古代“四立”對應農業周期:

四、其他解釋

部分資料(如)将“四立”引申為人生修養的四個方向(立場、目标、品德、成就),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每個節氣的習俗或天文依據,可參考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四立

《四立》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兩個字:四和立。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四立》的部首有兩個,分别是“口”和“立”,其中“口”部在左邊,表示該詞與“口”有關。兩個字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四立》這個詞來自于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特指儒家思想中的四個原則,即:仁、義、禮、智。這四個原則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價值觀及道德準則。

繁體

《四立》的繁體字形為「四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中國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四立》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是「之吏」或「從~吏」等字形,不過具體情況需要參考古代文獻。

例句

1. 在儒家思想中,修身養性要遵循四立的原則。

2. 四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組詞

1. 四伏(形容局勢動蕩不安)

2. 立場(表示一個人或團體的立場或觀點)

3. 立志(下定決心追求目标)

近義詞

四箴、四依、四經

反義詞

無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