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頌台的意思、頌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頌台的解釋

指古代太常寺之類專司禮樂、祭祀的官署,因其多祝頌之事,故稱。 明 方孝孺 《祭鄭仲舒太常文》:“世之仕者,恒以困州縣沉下僚為憾,而公之所歷,講殿、禁林、學省、頌臺,衆人望之,若高舉而登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頌台”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結合文獻和用法具體分析:

  1. 成語含義
    由“頌”(贊美)和“台”(高位)組成,表示對處于高階地位的人或事物的稱頌。例如用于贊美德高望重者或功績顯赫的機構。

  2. 古代官署代稱
    指太常寺等專司禮樂、祭祀的機構。因這類官署常主持祝頌儀式,明代方孝孺《祭鄭仲舒太常文》中即以“頌台”代指太常寺。例如:“禁林、學省、頌臺”中的“頌臺”即指此類官署。


補充說明:現代語境中,“頌台”作為成語的使用較少,更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曆史文獻。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代職官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頌台》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頌台》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稱頌台廟及所行的禮儀。其中,“頌”是慶賀、歌頌的意思;“台”是指矗立在廟宇前面供奉神靈時所用的高台。這個詞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頌”的部首是 “頁”(頂部),筆畫數為9;“台”的部首是“口”(口形),筆畫數為5。

來源和繁體

《頌台》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宗教和禮儀文化。在古代,人們會在祭祀活動中搭建一個高台,用來供奉神靈,并進行歌頌和禱告。這個詞的繁體字形狀為「頌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頌台」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康熙字典》中的記載中,使用的是類似于現代「頌台」的寫法。

例句

1. 在這個古老的廟宇上,有一座華麗的頌台,用于慶祝神明的到來。

2. 在莊嚴的儀式中,人們紛紛登上頌台,高聲歌頌着神靈的恩典。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頌揚、頌詞、頌贊。

近義詞:頌唱、贊頌、歌詠。

反義詞:譴責、指責、批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