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穢德的意思、穢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穢德的解釋

(1).穢惡之行;淫6*亂的行為。《晏子春秋·外篇上六》:“君無穢德,又何禳焉?”《新唐書·張玄素傳》:“ 周武帝 平 山東 ,庳宮陋食以安國内,而太子 贇 有穢德, 烏丸軌 以聞,帝慈仁不忍廢。” 明 陳霆 《兩山墨談》:“陛下穢德多矣。臣頭可取,筆不可奪。予謂 三代 而下,若 太宗 亦可謂盛德之主,然卒不免於穢德之貶者,徒以 建成 與 刺妃 之事也。”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九篇:“ 明 小説之宣揚穢德者,人物每有所指,蓋借文字以報夙仇,而其是非,則殊難揣測。”

(2).謂自污濁其行。《漢書·東方朔傳》:“然 朔 名過其實者,以其恢達多端,不名一行,應諧似優,不窮似智,正諫似直,穢德似隱。”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穢德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穢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穢惡之行
    指丑惡、淫亂的行為,多用于描述道德敗壞或品行低劣的表現。例如《書經·泰誓中》提到“穢德彰聞”,即指惡行顯揚()。《晏子春秋》中也用“君無穢德”強調君主應避免此類行為()。

  2. 自污其行
    表示主動敗壞自身德行,帶有自我貶損的意味。如《漢書·東方朔傳》提到“穢德似隱”,暗指以卑劣行為掩飾真實意圖()。


二、延伸解析


三、使用建議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結合語境選用“道德敗壞”“品行不端”等更口語化的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穢德——詞義及意思

《穢德》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品德卑劣、道德敗壞。穢德描述了一個人的行為或品性不正之處,指其為人不誠實、不廉潔、不道德。

穢德——拆分部首和筆畫

《穢德》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秝(讀音為"chǒu"),代表田地不肥沃;右邊是心(讀音為"xīn"),表示内心或情感。穢德共有11畫。

穢德——來源

《穢德》最早出現于《說文解字》中,是由字書家許慎所編寫。該書是最早的一本字典,記錄了漢字的釋義和構造。

穢德——繁體

《穢德》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穢德」。

穢德——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穢德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例如,穢的古代寫法有「禺攵」(形聲字,表示不好的動作)、「禺革辻」(表示田地不好),德的古代寫法有「彳廠」(道德、品德)。

穢德——例句

1. 他經常欺騙别人,品行真是穢德可恥。
2. 這些行為違背了道德準則,是穢德之舉。

穢德——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穢行、穢習、穢語、穢名、穢丑等。
近義詞:惡德、惡行、卑劣等。
反義詞:良德、美德、高尚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