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的意思、年月的詳細解釋
年月的解釋
1.年和月,泛指時間。
2.時代。
3.歲月;日子。
詞語分解
- 年的解釋 年 á 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一年。三年五載。 每年的:年會。年鑒。年利。年薪。 一年的開始:年節。新年。 有關年節的(用品):年畫。年禮。年貨。 時期,時代:近年。年華。年號(a.帝王用的紀年名稱;
- 月的解釋 月 è 地球最大的天然衛星(亦稱“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陽的光)。月蝕。 計時單位:一月。月份。歲月不居(時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現的,每月的:月刊。月薪。 形狀像月亮的,圓的:月餅。
網絡擴展解釋
“年”和“月”是描述時間的基本單位,以下是它們的詳細解釋:
一、年
-
基本定義
“年”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周期,即一個回歸年。現代天文學測算其長度約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公式:$$ T = 365.2422 text{天} $$)。
-
曆法應用
- 公曆(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4年一閏,但能被100整除且不被400整除的年份例外)。
- 農曆(陰曆):通過閏月調整與回歸年的差異,如“三年一閏,五年兩閏”。
-
文化與引申
- 表示年齡(如“年滿十八歲”);
- 象征周期(如“學年”“財政年”);
- 傳統節日(如“春節”為農曆新年)。
二、月
-
基本定義
“月”最初指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朔望月),平均約29.53天(公式:$$ T = 29.530588 text{天} $$)。
-
曆法應用
- 公曆:固定為12個月,每月28-31天(二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 農曆:月份長度29或30天,每年12或13個月(含閏月)。
-
文化與引申
- 時間單位(如“月度計劃”);
- 文學意象(如“明月寄相思”);
- 月份别稱(如農曆正月稱“端月”,臘月稱“嘉平月”)。
三、組合用法“年月”
- 表示時間跨度(如“曆經年月滄桑”);
- 口語中可指代年齡(如“他這般年月還堅持學習”)。
若有進一步的具體問題(如曆法計算規則),可提供更深入的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年月的意思
年月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也可以指一個月份。
拆分部首和筆畫
年月的部首是⺈(肉),由9畫組成。
來源
年月的字源可追溯至古代甲骨文,最初是以象形形式表示"人的肉體的日子",後來簡化成現在的形态。
繁體
在繁體中,年月的寫法與簡體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年的寫法是舟字下面畫兩道橫線,月的寫法是三條豎線。
例句
1. 他悄悄地看着窗外,回憶着逝去的年月。
2. 這部電視劇描繪了一個家族幾十年的興衰變遷。
組詞
年代、年份、月份、月亮。
近義詞
時光、歲月、日子。
反義詞
瞬間、刹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