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rt to write] 動筆;着筆
據案涉筆,擁文墨之紛纭。——李紹??《永興提刑謝到任啟》
涉筆成趣
動筆;着筆。 唐 司空圖 《月下留丹竈》詩序:“果有蹈空而至者,涉筆附楹久之,乃罷去。” 宋 李昭玘 《永興提刑謝到任啟》:“委轡下車,勤吏民之趨走;據鞍涉筆,擁文墨之紛紜。” 魯迅 《書信集·緻台靜農》:“此種推算,久不關心,偶一涉筆,遂即以猢狲為公雞也。”
“涉筆”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動筆寫作或創作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涉筆”指動筆、開始寫作或落筆,強調從思考轉入實際書寫的過程。例如:
詞源
該詞由“涉”與“筆”組合而成。“涉”原指徒步過水(如《詩經》“送子涉淇”),後引申為“進入、涉及”;“筆”為書寫工具,合指“進入寫作狀态”。
常見搭配
如需進一步了解“涉”字的演變或其他用例,可參考漢程字典等來源。
涉筆是一個成語,表示對筆墨涉獵淵博,造詣很高。
涉:水部,涉字有8畫
筆:竹部,筆字有5畫
涉筆最早出現在《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相如是南陽人,他年少時就很聰明,喜歡讀書寫字。後來他去長安趕考,他的才華得到了劉氏王朝的重視。有一天,他到一個貴族家做客,貴族主人讓他寫幾個字。相如拿起筆後,一下子寫就了一個漂亮的字。貴族主人看了很是贊賞,說:“真是涉筆成趣啊!”從此,涉筆便成為形容造詣深厚的文人學士的詞語。
涉筆
在古代寫法中,涉字的右邊是一個“廣”字旁,表示與涉有關的水迹廣泛。筆字的寫法也有所差異,上面是一個橫折豎的竹節,下面是三個竹葉。
他的文章涉筆成趣,非常有韻味。
涉及、涉世、涉獵、筆墨、筆鋒
淵博、博學、獨到
淺薄、膚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