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榜樣,例子。 元 馬緻遠 《陳抟高卧》第三折:“向那 華山 中已覓下終焉計,怎生都堂内纔看旁州例。”參見“ 傍州例 ”。
“旁州例”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一定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旁州例”主要用于指代可供參考的先例或典型,建議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使用時,結合上下文進一步确認其具體指向。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漢典或查字典來源。
“旁州例”是一個成語,意為“遠離權力,獨立至上”。這個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一個人或組織退隱山林,遠離世俗紛擾,獨立自主。
“旁州例”的拆分部首是旁、州、例。其中,旁部意義是旁邊的一部分,也是很多漢字的部首;州部意為州縣,是地方行政單位的一種;例部意為規範、事例。
旁部的筆畫為2畫,州部的筆畫為6畫,例部的筆畫為8畫。
《旁州例》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梁孝元之《梁書·百官志下》中,原文為:“故曰:‘旁州例’。”在此之後,這個成語逐漸流傳開來。
“旁州例”的繁體字為「旁州例」。
古時候寫“旁州例”的漢字和現代有所區别。具體寫法如下:
旁部:田,州部:州,例部:列。
以下是幾個使用“旁州例”的例句:
1. 他不喜歡紛擾的都市生活,更傾向于過一種“旁州例”的生活。
2. 這位藝術家選擇了隱居山間,過着遠離塵嚣的“旁州例”生活。
3. 對于他來說,追求自由和自主是一種“旁州例”的境界。
與“旁州例”相關的組詞有:
1. 旁觀者:指旁觀事物的人。
2. 州官:指地方行政單位的官員。
3. 例證:指示例或憑證。
與“旁州例”近義詞有:
1. 獨立自主
2. 自由自在
3. 隱居
與“旁州例”反義詞有:
1. 近權近利
2. 依附權勢
3. 溺于權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