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辭。稱對方。 宋 歐陽修 《與程文簡公書》:“屢煩台端,悚仄可知。” 清 曾國藩 《複胡潤之書》:“聞台端剗除強6*暴不遺餘力,鄙懷欲取為伐柯之則。”
即台雜。《通典·職官六》:“侍禦史之職有四,謂推、彈、公廨、雜事……臺内之事悉主之,號為臺端,他人尊之曰端公。”《新唐書·百官志三》:“侍禦史六人……久次者一人知雜事,謂之雜端,殿中監察職掌、進名、遷改及令史考第,臺内事顓決,亦號臺端。”參見“ 臺雜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台端漢語 快速查詢。
“台端”的漢語詞典釋義
“台端”是一個源自古代、至今仍在特定場合使用的敬辭,主要用于書面語中對他人(尤指平輩或尊貴者)的尊稱。其核心含義與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與用法
指代“您”或“尊駕”,是對談話或書信對象的敬稱。該詞常見于正式公函、書信或文雅的書面表達中,用以表達對對方的尊敬。例如在書信開頭的稱呼:“台端惠鑒”。
詞源與構成
“台”在古代有尊貴、敬仰的含義(如“台甫”“台鑒”),“端”有正直、莊重之意。“台端”合稱,字面可理解為“尊貴的對方”或“莊重的您”,體現了對受話人身份與品格的尊重。其使用可追溯至唐宋時期,與古代官制(如禦史台官員稱“台端”)及社會禮儀密切相關。
現代使用場景
在現代漢語中,“台端”主要用于港台地區及海外華人的正式文書(如公函、律師信、通知),大陸地區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仿古或特定禮儀場合。其莊重程度高于“閣下”,但不及“鈞座”等對上級的尊稱。
權威參考來源
“台端”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曆史演變
該詞源自唐代官職“侍禦史”,《通典》記載其負責監察、彈劾等職責,因職權核心被稱為“台端”。宋代起逐漸演變為書信敬辭,如歐陽修《與程文簡公書》中已有使用。
現代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關聯詞
類似敬辭包括“大駕”“尊鑒”“閣下”等,均體現對對方的尊重。
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口語中極少使用,主要保留于書面語或特定正式場合,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懊糟八字帖杯茗之敬陂知布道蔔洛掣筆郎檮昧出擊春宵宮道丈杜口裹足獨秀峰惡識蜂目豺聲缟帶刮辣辣棍子皇胤華選戽水交訟假人笳音疾瘯金鏡矜己自飾窘急軍頭窺觎枯甲樂全伶變蠻貉貓頭筍沒吃茶冕笏鳴晨靡衣偷食末第莫講瓢尊堡砦強悍全肥屈指可數人工免疫桑槿贍辭審美趣味事實婚水流花落説不齊說明書棠棣碑屯居相見歡相思曲纖刻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