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reece] 巴爾幹半島國家。位于該半島南端,三面臨海,面積131957平方公裡,人口1003.8萬(1990),首都雅典,境内多山,多島嶼,古希臘為歐洲文明的發源地,農業和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希臘”是位于歐洲東南部的一個國家,其名稱在漢語中音譯自古希臘語“Ελλάς”(Hellás),後演變為現代希臘語“Ελλάδα”(Elláda)。以下是該詞的詳細解釋:
希臘地處巴爾幹半島南端,三面環海(東臨愛琴海,南靠地中海,西瀕伊奧尼亞海)。國土面積約13.2萬平方公裡,由半島和3000多個島嶼組成,地形以山地為主,海岸線曲折。首都為雅典,是歐洲古代文明的核心區域。
作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希臘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的米諾斯文化和邁錫尼文化。古希臘時期(公元前8世紀至前4世紀)誕生了哲學、民主政治、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對全球影響深遠的文明成果。
農業、旅遊業和航運業是希臘經濟支柱。其商船隊規模居世界前列,旅遊業依托曆史遺迹和自然風光蓬勃發展。此外,僑彙也是重要收入來源。
希臘語屬印歐語系,現代國名“Ελλάδα”源于古希臘語“Ελλάς”。漢語“希臘”為音譯,早期文獻中曾用“希臘”表示。
截至2025年,希臘人口約1000萬(數據綜合不同來源),實行共和制政體,為歐盟成員國之一。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年表或行政區劃信息,可參考權威百科來源(如、8)。
希臘(xī lā)指的是位于東南歐的一個國家,也是歐洲的一個民族。拆分部首和筆畫是"止"和"丿",總共有四個筆畫。該詞來源于希臘語中的“Ελλάς”(Ellás),意為“希臘人的國家”。在繁體中文中,希臘的寫法為“希臘”。
在古時候,漢字對希臘的寫法為“勻柆”或者“勻栗”。這兩種寫法都是根據當時中文對外文音譯的方式而來,與現在的拆分方式不同。
例句:
組詞:希臘人、希臘語、希臘文、希臘神話
近義詞:希臘
反義詞:其他國家名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