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希臘的意思、希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希臘的解釋

[Greece] 巴爾幹半島國家。位于該半島南端,三面臨海,面積131957平方公裡,人口1003.8萬(1990),首都雅典,境内多山,多島嶼,古希臘為歐洲文明的發源地,農業和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希臘"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及文化内涵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國家名稱

    指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南端的共和國,全稱"希臘共和國"(Hellenic Republic),首都雅典。該詞直接音譯自希臘語"Ελλάδα"(Elláda)或英語"Greece"《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P.1393。

  2. 地理概念

    特指地中海沿岸的半島區域,包括伯羅奔尼撒半島、愛琴海諸島及約3000個島嶼,國土三面環海,與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保加利亞、土耳其接壤《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P.2861。

二、曆史延伸含義

文明代稱

指代公元前8世紀至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臘文明,涵蓋城邦制度、哲學思想(蘇格拉底、柏拉圖等)、民主政治雛形(雅典民主)、奧林匹克起源等文化遺産。漢語語境中常以"希臘"作為該文明的簡稱,如"希臘神話""希臘柱式"《世界曆史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18年。

三、文化象征意義

西方文明源頭

在漢語文化認知中,"希臘"已成為西方哲學、科學、藝術體系的象征性符號,常與"羅馬"并稱"希臘羅馬文明",代表理性精神與人文主義的發端。例如"希臘式思維"特指邏輯推演與本體論思辨傳統《西方哲學史》學術共識表述。


權威引用說明

  1. 《現代漢語詞典》釋義體現語言規範性
  2. 《辭海》提供地理與政治實體定義
  3. 《世界曆史名詞》确立曆史術語标準
  4. 古典文明研究領域學術共識支撐文化象征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

“希臘”是位于歐洲東南部的一個國家,其名稱在漢語中音譯自古希臘語“Ελλάς”(Hellás),後演變為現代希臘語“Ελλάδα”(Elláda)。以下是該詞的詳細解釋:

1.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希臘地處巴爾幹半島南端,三面環海(東臨愛琴海,南靠地中海,西瀕伊奧尼亞海)。國土面積約13.2萬平方公裡,由半島和3000多個島嶼組成,地形以山地為主,海岸線曲折。首都為雅典,是歐洲古代文明的核心區域。

2.曆史與文化地位

作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希臘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的米諾斯文化和邁錫尼文化。古希臘時期(公元前8世紀至前4世紀)誕生了哲學、民主政治、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對全球影響深遠的文明成果。

3.經濟與産業特點

農業、旅遊業和航運業是希臘經濟支柱。其商船隊規模居世界前列,旅遊業依托曆史遺迹和自然風光蓬勃發展。此外,僑彙也是重要收入來源。

4.語言與詞源

希臘語屬印歐語系,現代國名“Ελλάδα”源于古希臘語“Ελλάς”。漢語“希臘”為音譯,早期文獻中曾用“希臘”表示。

5.人口與政治

截至2025年,希臘人口約1000萬(數據綜合不同來源),實行共和制政體,為歐盟成員國之一。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年表或行政區劃信息,可參考權威百科來源(如、8)。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宅正路倍僪膊膊搏鬥陳臧赤城寵焰詞窮藂薄殚形頂箱多寵煩惱障風檐寸晷鴻聲黃綿襖灰吹堅苦卓絕賤行戒令錦币今分徑急敬語斤斤較量金瑣迹象可望列士令盆龍孫盲陋沒死湣湣偏發擗掠劁刈虬盤求仁得仁曲兒羣辟人小鬼大挼搓三戶山雞蛇入鼠出失刑受持手模四人天素瓷讨襲五美舞衫歌扇香纨協理缬林洗耳翁心包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