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書郵的意思、書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書郵的解釋

(1).傳送信件的人。語本《晉書·殷浩傳》:“父 羨 ,字 洪喬 ,為 豫章 太守,都下人士因其緻書者百餘函,行次 石頭 ,皆投之水中,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喬 不為緻書郵。’其資性介立如此”。 宋 楊萬裡 《和張寺丞功父八絕句》之三:“歸鴻欲下還飛去,不作書郵有底忙?”

(2).指信劄。 宋 範成大 《藻侄比課五言詩已有意趣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之七:“堆案書郵少,登門刺字稀。” 金 元好問 《和白樞判》:“書郵但覺浮沉久,詩卷何緣唱和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書郵是漢語中兼具曆史感與實用性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書信與郵傳的結合

    該詞最早指代通過郵驿傳遞的書信。例如《漢語大詞典》引宋代陸遊詩句“書郵頻系纜”,即描繪書信經驿站傳遞的場景。此用法體現了古代郵驿制度在信息交流中的紐帶作用,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中,象征跨越空間的情感或事務溝通。

  2. 書籍郵遞的現代延伸

    隨着郵政系統發展,《辭海》記載“書郵”在近現代衍生出書籍郵寄的新義項,特指通過郵政渠道寄送印刷出版物。這一含義常見于出版行業術語,如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書目中“附郵資函索即寄”等标注,均屬書郵服務範疇。

該詞的語義演變折射出中國通信史的雙重軌迹:既承載着“家書抵萬金”的人文情懷,又記錄着知識傳播方式的革新。清代學者俞樾在《茶香室叢鈔》中特别考據過郵驿制度對文化傳播的影響,其中涉及書郵運作的詳細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書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傳送信件的人
    源自《晉書·殷浩傳》的典故:殷洪喬(殷羨)任豫章太守時,受托攜帶百餘封書信,卻将信件投入水中,并稱“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緻書郵”。後以“書郵”代指信使,但隱含對不稱職傳信者的諷刺。

  2. 指信劄或書信
    如宋代範成大詩句“堆案書郵少”,此處“書郵”即指收到的信件。

二、延伸與文學應用

“書郵”兼具“信使”與“書信”雙重含義,其典故和文學引用賦予詞彙曆史深度與情感色彩。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晉書》或宋代詩詞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巴避般關踩窩子草衣士苌弘掣挈馳精螭頭恥與哙伍寵臣傳達樗材辍駕處暑獃頭獃腦頓悴封熂甘冒虎口孤燈洪幫闳麗環钏熀爛家家戶戶佳人才子今回繼體酒餘茶後玃猱絶俗開白鲙楯潰延奎垣闌入了不相屬鐮锷麗都魯壁麥角排害槃委幈風否臧迫蹴青圭取償曲詳鸲眼書憤水線說大話碩義宿隙田叟同夥兔華巫音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