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傳送信件的人。語本《晉書·殷浩傳》:“父 羨 ,字 洪喬 ,為 豫章 太守,都下人士因其緻書者百餘函,行次 石頭 ,皆投之水中,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喬 不為緻書郵。’其資性介立如此”。 宋 楊萬裡 《和張寺丞功父八絕句》之三:“歸鴻欲下還飛去,不作書郵有底忙?”
(2).指信劄。 宋 範成大 《藻侄比課五言詩已有意趣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之七:“堆案書郵少,登門刺字稀。” 金 元好問 《和白樞判》:“書郵但覺浮沉久,詩卷何緣唱和曾。”
“書郵”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傳送信件的人
源自《晉書·殷浩傳》的典故:殷洪喬(殷羨)任豫章太守時,受托攜帶百餘封書信,卻将信件投入水中,并稱“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緻書郵”。後以“書郵”代指信使,但隱含對不稱職傳信者的諷刺。
指信劄或書信
如宋代範成大詩句“堆案書郵少”,此處“書郵”即指收到的信件。
“書郵”兼具“信使”與“書信”雙重含義,其典故和文學引用賦予詞彙曆史深度與情感色彩。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晉書》或宋代詩詞相關文獻。
《書郵》是指通過郵遞方式發送書籍的服務。可以簡單理解為“書籍郵寄”的意思。這是一種方便讀者和書店之間交流和交易的方式。
《書郵》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第一個字“書”,部首是“言”,總計有4個筆畫;第二個字“郵”,部首是“郵”,總計有9個筆畫。
《書郵》一詞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因為書籍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郵政系統也早已存在。因此,将書籍通過郵遞方式發送給讀者成為一種方便快捷的方式,便衍生出了《書郵》這個詞。
《書郵》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書郵」。
古時候《書郵》這個詞的漢字寫法沒有明确的規定。因為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方式也有所變化。但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可以推測《書郵》的古漢字寫法可能是「書郵」或其他形式。
1. 我最近通過《書郵》的服務訂購了一本新的小說。
2. 這個網站提供了方便的《書郵》選項,可以将喜歡的書籍直接郵寄到家。
3. 他經營了一家《書郵》公司,專門為讀者提供各種書籍的郵遞服務。
書店、郵局、書籍、郵費、包裹、快遞、郵遞員
書籍郵寄、書本郵遞、圖書郵寄
直接購買、線下購書、親自去書店購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