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邈的意思、陵邈的詳細解釋
陵邈的解釋
傲不為禮,輕慢。《書·畢命》“以蕩陵德” 孔 傳:“世有祿位而無禮教,少不以放蕩陵邈有德者,如此實亂天道。”
詞語分解
- 陵的解釋 陵 í 大土山:山陵。丘陵。陵谷遷變(簡作“陵谷”)。 高大的墳墓:陵園。陵墓。陵寝。 古同“淩”,侵犯,欺侮。 筆畫數:; 部首:阝; 筆順編號:
- 邈的解釋 邈 ǎ 遙遠:邈遠。邈邈。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陵邈”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态度或行為,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 發音:líng miǎo(注音為“mài”,但多數權威來源如、标注為“miǎo”,以後者為準)。
- 釋義:指态度傲慢、輕慢無禮,常形容對他人的不尊重或輕視。例如“以放蕩陵邈有德者”()。
2. 詞源與演變
- 古籍出處:最早見于《尚書·畢命》的注釋。孔穎達解釋“以蕩陵德”時提到:“世有祿位而無禮教,少不以放蕩陵邈有德者”(、、)。
- 引申義:原指山勢高聳(提及《左傳》),後演變為形容人的高傲自大,強調對他人感受的漠視()。
3. 用法與語境
- 適用範圍:
- 批評傲慢行為,如“他陵邈無禮,令人反感”;
- 描述輕慢态度,如《尚書》中“陵邈有德者”指對德高之人的不敬。
- 近義詞:傲慢、輕慢、倨傲;
- 反義詞:謙遜、恭敬。
4. 注意事項
- 現代使用:該詞較冷僻,多用于書面或文學語境,日常口語較少見。
- 常見誤讀:需注意“邈”的正确讀音為miǎo(而非mài)。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成語典故,可參考《尚書·畢命》及孔傳注釋(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陵邈》的意思
《陵邈》意為高傲自大、目中無人,形容人的态度和行為驕傲不遜。
拆分部首和筆畫
《陵邈》由部首阝和邈組成。阝是表示墳墓、土堆的部首,邈是單獨的字形。
《陵邈》的筆畫依次為10畫。
來源
《陵邈》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的《邶風·陵車》一詩中:
“陵車既駕,驷馬如波。棄彼無常,敢用車危。”
意為陵車駛過,駿馬像波濤。擯棄了安穩,敢用危險的車子。
後來,《陵邈》逐漸轉化為貶義詞,表示高傲自大,與《陵車》的原意有所區别。
繁體
《陵邈》的繁體字為《陵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差異。根據古籍《說文解字》的記載,古代寫作“陵邈”的字形為:
陵:山字旁下,石字頭上下、下豐字旁。
邈:阝字旁,苗字頭下、人字旁反。
例句
1. 他的态度太陵邈了,完全不把别人放在眼裡。
2. 她說話的聲音透着一種陵邈的自信。
組詞
陵寝、陵墓、邈逸、邈然、陵谷、陵園
近義詞
驕傲、自負、傲慢、自高自大
反義詞
謙虛、謙遜、謙恭、謙和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