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ckfruit] 見“木菠蘿”
(1).木菠蘿。常綠喬木名,亦指這種植物的果實。
(2).鳳梨的俗稱。
菠蘿蜜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分别指向植物果實和佛教概念,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專業資料的詳細解釋:
菠蘿蜜(bō luó mì)
指桑科波羅蜜屬常綠喬木(Artocarpus heterophyllus)及其果實。
特征描述: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00頁;《中國植物志》第23卷桑科條目。
菠蘿蜜(梵語:Pāramitā,音譯“波羅蜜多”)
意為“到達彼岸”,指通過修行實現解脫的智慧與方法。
核心内涵:
來源:《漢語大詞典》“菠蘿蜜”詞條;《佛學大辭典》(丁福保編)第1247頁;《大智度論》卷四十六釋“波羅蜜”。
“菠蘿蜜”作為水果名稱,最早見于明代文獻《瀛涯勝覽》,記載鄭和下西洋時引入:“占城國産波羅蜜,大如鬥,皮似荔枝……”(注:占城即今越南中南部)。其命名可能融合了梵語“波羅蜜多”的發音與果實“蜜甜”的特性。
來源:《漢語外來詞詞典》(岑麒祥著);《中國古代名物大典》果部。
以上釋義綜合植物學、語言學及佛學權威資料,确保概念準确性及文化背景完整性。
“菠蘿蜜”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釋,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析:
菠蘿蜜(學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是桑科波羅蜜屬的常綠喬木,樹高10-20米,樹皮黑褐色,葉片革質呈螺旋狀排列,雌雄同株開花。果實為聚花果,成熟時表皮黃褐色且有瘤狀凸起,平均重量5-20公斤,最重可達59公斤以上。其原産于印度,隋唐時期傳入中國,現廣泛分布于中國南方及東南亞熱帶地區。
菠蘿蜜樹冠大蔭濃,花果奇特,常被用作庭園觀賞樹,兼具生态與美學價值。現代流行文化中,其名稱亦出現在歌曲等媒介中,但多與水果本身無關。
菠蘿蜜既是熱帶水果名稱,也承載着曆史、宗教及文化内涵,實際應用中需根據語境區分具體指向。
韛拐子孛婁伯牙琴滄浪叟長命縷趁心如意抽貫出公忘私榱橑促迫打印機湩然二者必居其一返樸還真封锢格擲罣罦光明鹽古聖先賢纥絡護結火巷降香解構之言鏡徹積羽峻标科抄口劄魁磊來迎去送羸餓冷韻煉習六族貌合神離迷迷鳴骥謀變乃堂泥佛勸土佛陪塵烹鍛貧匮謙慤權火铨配卻惑任前三足鼎掃榻僧社傷惜申纾什不閑台光糖紙外除兀良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