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抄的意思、科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抄的解釋

亦作“ 科鈔 ”。由六科給事中分類抄錄朝廷内外章疏及帝王谕旨,參署付部的一種文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副淨持朝報送上介]禀老爺,今日科抄有要緊旨意,請老爺過目。”《清會典·都察院·六科》:“掌發科鈔……凡科鈔親接本於内閣,各分其正鈔外鈔而下於部,應封駮則以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科抄(kē chāo)是明清時期中央官署處理公文的一種特殊制度,指将奏章題本的主要内容或批示抄錄分發給相關衙門執行或存檔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詞義

指明清時期,通政使司或六科将皇帝禦批後的題本、奏本,摘錄要點或全文抄送相關部門執行或備案的行政程式。

來源:《中國曆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科抄"條目。


二、曆史背景與流程

  1. 文書流轉

    官員奏本先遞交通政使司,經内閣拟寫初步處理意見("票拟"),皇帝朱批後,由六科(吏、戶、禮、兵、刑、工)抄錄批文及核心内容。

    來源:白鋼《中國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 分類執行

    • 正抄:抄送直接負責執行的衙門(如兵部奏本抄送兵部);
    • 旁抄:抄送關聯衙門備案(如涉及財政的奏本抄送戶部);
    • 存抄:六科自存副本以備稽查。

      來源:韋慶遠《明清史辨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三、功能與意義


四、相關術語辨析


五、現代學術延伸

當代研究強調科抄制度體現明清文書行政的精細化,但後期因流程冗雜導緻效率下降,成為官僚弊病之一。

來源: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譯本)。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來源标注為權威紙質出版物,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科抄”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與明清時期的官制相關,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科抄(亦稱“科鈔”)是明清時期由六科給事中負責的公文處理制度。其核心職能是将朝廷内外的奏章、帝王谕旨進行分類抄錄,并籤署意見後轉發至對應的部門執行。這一流程屬于六科給事中“稽察官府公事”的重要職責(參考《清會典·都察院·六科》)。

  2. 制度背景

    • 機構設置:明清沿襲舊制,設吏、戶、禮、兵、刑、工六科,每科設給事中,統稱“六科給事中”。
    • 職能延伸:除抄錄文件外,六科還負責監督官員行政、封駁不當政令等,兼具監察與行政職能。
  3. 文獻例證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歸山》中提到:“今日科抄有要緊旨意”,說明科抄在政務傳達中的實際應用。

  4. 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科抄”解釋為科舉考試中的抄襲行為,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曆史文獻支持,可能為誤傳或引申義,需謹慎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六科給事中的具體運作,可參考《清會典》或相關明清官制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堡壘布濩愁慮春蟻打散點指敵寮弟令抵滞頓迹凡世蜚蠦豐城獄覆被感麟翁槁骨公朝工金宮蓮貴同寒女紅水河紅旭緩和灰頂翬飛回紋機莢果解文踞蹲開皇爛銀練祭靈骨邏緝沒絲也有寸麊冷眯睎濃眉平常輕年氣壓表驅動少傅時芳石駱駝十年生聚絲繡送差隨風柁隨腳湯包肚突貫屠殒枉道枉結蛙蝦五羖皮無覺席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