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抽貫的意思、抽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抽貫的解釋

唐 代的一種稅收。在常賦外,規定每貫錢中抽取若幹文。《新唐書·陸贽傳》:“凡京師稅間架、榷酒、抽貫、貸商、點召之令,一切停之。” 宋 蘇轍 《曆代論·陸贽》:“兵連禍結,常賦所不能贍,於是為之抽貫算間,假貸商賈,空内以事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抽貫”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一、唐代的附加稅制度

  1. 定義:指在常規賦稅外,對每貫錢(1000文)額外征收一定比例的附加稅。
  2. 背景:唐代中後期因戰争頻繁、財政緊張,政府通過抽貫等臨時性稅收補充國庫,如《新唐書·陸贽傳》記載該稅與榷酒、貸商等政策并列。
  3. 實施方式:每貫錢抽取若幹文,具體比例因時期而異。例如,宋人蘇轍在《曆代論》中提到,抽貫常與“算間”(房屋稅)結合使用。

二、其他可能的解釋 有少數資料(如)提到“抽貫”作為成語,表示“全力以赴”,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原稅收含義無關,需謹慎參考。

該詞核心含義為唐代附加稅,常見于《新唐書》等史料,其他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抽貫(chōu guà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抽和貫。其中,“抽”部首表示動作的意思,而“貫”部首表示貫穿、連接的意思。 抽貫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抽(扌 + 丨 + 毛)和貫(冖 + 串),總共有9個筆畫。兩個部首的組合形成了抽貫。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兵法和軍事戰略中。在軍事上,抽貫有着“穿心貫要”的意思,即通過合理的策略,穿插敵軍戰線的要害部位,實現戰略的成功。 在繁體字中,抽貫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沒有變化。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抽貫的古時候寫法為「抽貫」。 以下是幾個關于抽貫的例句: 1. 他成功地抽貫了敵人的防線。 2. 這個戰略抽貫了敵軍的要害。 3. 隻有通過抽貫的戰術,我們才能取得勝利。 一些與抽貫相關的組詞包括:貫通、貫徹、貫穿等。這些詞語都與連續、貫通的意思相關。 抽貫的近義詞可以有:穿梭、貫注、穿透等。這些詞語都指的是通過某種手段或策略穿插或貫穿某個對象的意思。 相反的,抽貫的反義詞可以是:中斷、分割、中途等。這些詞語表示阻斷、切斷或中途停止的意思。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我很願意繼續與您交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