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足鼎的意思、三足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足鼎的解釋

(1).三足之鼎。古為國家之重器。 漢 劉向 《說苑·君道》:“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

(2).如鼎之三足。 唐 劉禹錫 《蜀先主廟》詩:“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足鼎

一、基本釋義與形制特征

“三足鼎”指中國古代一種具有三隻支撐足的烹煮或祭祀用器皿,通常為青銅或陶制。其核心特征在于底部有三條穩定的支柱,上部為圓腹或方腹,兩側常設雙耳。這種設計不僅便于架設于火源之上加熱,也增強了器物的穩定性。《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古代炊器,有三足,圓腹或方腹,兩耳。”

二、功能與曆史演變

三足鼎最初作為炊具用于烹煮食物(如肉類、谷物),後逐漸演變為重要的禮器,廣泛應用于祭祀、宴飨等儀式場合。在商周時期,青銅鼎成為權力與等級的象征,如“天子九鼎”制度明确規定了不同身份者使用鼎的數量限制。《中國古代青銅器》指出:“鼎的功能從實用器向禮器轉化,三足結構既滿足承重需求,也體現力學設計的智慧。”

三、文化象征與語言衍生

“鼎”字在漢語中承載着深厚文化内涵,常象征政權(如“定鼎中原”)、權威(如“問鼎”)或穩定狀态(如“鼎盛”)。而“三足鼎立”一詞則直接源于三足鼎的物理形态,引申為三方勢力均衡對峙的局面。《說文解字注》強調:“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象析木以炊。”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2. 馬承源. 《中國古代青銅器》.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3.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中華書局, 2013.

網絡擴展解釋

“三足鼎”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三足鼎”指由三條腿支撐的鼎,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代表器物之一。鼎最初為烹煮器具,後演變為祭祀禮器,被視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其結構特點為三足兩耳,穩定性強,故有“三足鼎立”的比喻用法。

二、曆史淵源

  1. 文獻記載
    漢代劉向《說苑·君道》記載“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表明其作為祭祀重器的用途。
    唐代劉禹錫《蜀先主廟》中“勢分三足鼎”則用鼎足比喻三國分立的政治格局。

  2. 文化象征
    鼎在古代代表政權正統性,如“問鼎中原”即體現權力争奪。三足結構象征穩固,衍生出“鼎盛”“鼎力相助”等褒義詞彙。

三、成語應用

“三足鼎立”源自《史記·淮陰侯列傳》,原指三方勢力均衡,如魏蜀吳三國分立。現代多用于描述商業、政治等領域中三方競争或制衡的狀态。

四、現代引申

當代語境中,“三足鼎”常被借喻為支撐體系的三大核心要素。例如:

注:相關典故和成語用法可通過《說苑》《史記》等古籍或權威詞典進一步查閱。

别人正在浏覽...

白圭白醴白蓮教白颡倍羨變駭邊漠并州剪城市網絡齒牙爲猾春路毳罽促速短襖頓遞酒垩廬偾師光隆槐瘿阛肆回岡回事家王截道羁鞚禁缪進退裕如積日累歲玑組舉止不凡開寫勘同口譯夔律靈休令原之戚曆指馬溜迷泥密書逆節潘沐青繩窮兵黩武诠量全民群紀人來瘋生肖省劄四人俗句天祅題醒妥切舞文弄法香醪小軍笑眯眯小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