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糖紙的意思、糖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糖紙的解釋

包在糖果外的紙,多印有圖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糖紙(táng zhǐ)是漢語中用于指代包裹糖果的專用紙張或薄膜制品的名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定義,其核心功能為"包裹糖果以防黏連,兼具衛生防護作用"。該詞彙由"糖"和"紙"兩個語素構成,前者表物質屬性,後者表載體形态。

在功能延伸層面,糖紙可分為食用保護層與裝飾載體雙重屬性:一方面采用防潮材料如蠟紙、糯米紙或聚乙烯薄膜,保障糖果衛生;另一方面通過彩色印刷承載品牌标識、圖案設計等視覺元素,形成特定時代的文化符號。據《中國民俗器物辭典》(中華書局,2020)記載,20世紀中期鐵皮印花糖紙曾作為民間收藏品流通。

現代包裝工業中,糖紙材質已發展為複合型材料,包含鋁箔層、阻隔塗層等多層結構,在阻氧防潮性能上達到食品安全标準(GB 4806.8-2022)。語言學角度觀察,該詞存在方言變體,如吳語區稱"糖果包紙",粵語區稱"糖包紙"。

網絡擴展解釋

糖紙是包裹糖果的紙質包裝材料,主要用于保護和裝飾糖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糖紙指包裹在糖果外層的紙,通常印有彩色圖案、文字或品牌标識。其名稱由“糖”(糖果)和“紙”(包裝材料)組合而成,拼音為táng zhǐ,注音為ㄊㄤˊ ㄓˇ。

2.材質與功能

3.文化與情感意義

糖紙在20世紀具有特殊的文化記憶。許多60後、70後、80後兒童會收集糖紙作為童年樂趣,例如夾在書本中或用于手工創作。文學作品中也常以糖紙比喻被束縛的純真或未被理解的情感,例如“有人連糖紙都沒打開過,就說一句不好吃”。

4.例句與用法

5.補充說明

部分糖紙設計具有時代特色,如特殊标語或卡通圖案,反映了社會文化背景。如需了解更多曆史案例或具體品牌,可參考相關文化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貴阿僧祇劫傍轉包舉邊兵辯説标證碧藓沖勁出兌大谷擔免婀娜法器費役鳳鸾撫孤恤寡含辱惶悔漶滅嘩世取名華星胡漢民鹄鳴山護養賈盭即用句麗峻岨開兵看桌哭號朗豁老親勞止離摟臝蘭車洛桑門品潑賤樵村漁浦趨操三略申禁沈醟始末緣由試詩刷鬧書功竹帛述録書帕本肆募算請蘇舜欽頽淵宛委山鄉相詳詳細細先熱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