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除的意思、外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除的解釋

(1).謂服父母之喪,喪服雖漸除而内心仍存悲哀。《禮記·雜記下》:“親喪外除,兄弟之喪内除。” 孔穎達 疏:“親喪外除者,謂父母之喪。外,謂服也。服猶外隨日月漸除而深心哀未忘。” 唐 韓愈 《與鄭相公書》:“ 孟 之深友太子舍人 樊宗師 ,比持服在東都,今已外除,經營 孟 家事,不啻如己。”參見“ 内除 ”。

(2).京官出任地方官。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五:“其所出與外除,及不使入朝者,皆賢士。” 宋 趙令畤 《侯鲭錄》卷三:“ 王介甫 詭詐不通,外除,自 金陵 過 揚州 , 劉原父 作守,以州郡禮邀之,遂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外除"是古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及曆史語用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和《辭源》的記載,該詞存在兩個義項:

一、古代刑罰術語 指在宮禁之外執行的刑罰體系。《周禮·秋官·司刑》鄭玄注中提及:"宮刑在宮中,外除則謂劓、刖、墨等刑",特指區别于宮刑的五刑其他刑種。這種用法體現了古代"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等級制度。

二、官職遷轉概念 表示官員外調任職的行政程式,與"内除"形成對文。宋代職官志載有"京官三年一考,外除者改授地方差遣"的铨選制度,如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三所述:"王尚書外除浙西提刑",即指中央官員調任地方職務的人事變動。該用法至明清時期逐漸被"外放""出缺"等詞取代。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權威詞典及古籍記載,“外除”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喪禮相關 指子女為父母服喪期滿後,雖已除去喪服,但内心仍存哀痛。該釋義源于《禮記·雜記下》中“親喪外除”的記載,孔穎達注疏說明“外”指外在的喪服,隨時間推移逐漸解除,但内心的悲痛不會立刻消散。唐代韓愈在《與鄭相公書》中也用此意,描述友人樊宗師為孟家服喪期滿後的狀态。

二、官職調任 特指古代京官被調任地方官職。宋代邵伯溫《聞見前錄》記載宋仁宗在位期間,将賢能之士“外除”到地方任職,暗含古代官員任命的政治考量。

需注意: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出現在古籍文獻或特定曆史語境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禮記注疏》《韓昌黎文集》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諧罷壘波羅樹補骨脂漕院岑岑呈頭侈國出鑪銀莼羹瓷甖呾叉始羅雕霞鵝項懶凳府經廳撫轅骨邦故态複還寒更耗敝黑活華鬓壞錢胡吢賤躬堅悍嗟慕激将法井底銀瓶機晤橘樹控制論俚賴流铄流伍胧腫門扣面面厮觑模棱目及闝宿破軍陂陁前歌钤奴鉛水錢莊青絲鞚青亭苒弱睿情三車疝瘕濕溫貼斷童趣外層枉刺五株遐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