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節,微不足道的操行。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上》:“府君不希 孔聖 之明訓,而慕 夷 齊 之末操,無乃皎然自貴於世?”
“末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根據搜索結果中的多個來源(),其含義可拆解如下:
結構解析:
完整釋義: 指微不足道的品行或小節,通常用于批評過度關注細枝末節而忽略核心修養的行為。例如晉代袁宏《後漢紀》中,用“末操”暗諷盲目效仿伯夷、叔齊的拘泥小節,卻忽視儒家根本道德準則的現象。
現代關聯: 該詞屬于生僻詞彙,現代多見于古籍研究或文言文賞析。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使用“小節”“細行”等更通俗的詞彙替代。對古漢語感興趣者,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進一步查證()。
《末操》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結尾,結束。
《末操》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月”和“力”。它的總筆畫數為11。
《末操》這個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它的繁體字形為「末操」。
在古時候,「末操」這個詞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仍然沿用現代的字形。
1. 這部小說以懸念引人,一直到最後一章都是扣人心弦的末操。
2. 他的觀念是不斷發展的,沒有止境,沒有末操。
3.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已到了這個學期的末操。
末期、末日、收拾末梢、起個末兒、心裡有事兒沒個末察兒、末節。
結尾、終了、結束、終結。
開頭、開始、起初、初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