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韬舌的意思、韬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韬舌的解釋

緘口不言。 唐 杜牧 《感懷詩》:“韜舌辱壯心,叫閽無助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韬舌”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āo shé,其核心含義為緘口不言,即保持沉默、不發表言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韬舌”指通過隱藏言語來避免沖突或表達态度,強調在特定情境下選擇沉默的智慧。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杜牧的《感懷詩》:“韬舌辱壯心,叫阍無助聲”,通過“韬舌”與“叫阍”(向朝廷申訴)的對比,表達壯志難酬時隱忍不言的心境。


二、字義分解

  1. 韬(tāo):
    原指弓劍的套子,引申為“隱藏、收斂”,如“韬光養晦”。
  2. 舌(shé):
    象征言語或表達,如“舌戰”“口舌之争”。
    組合後,“韬舌”即“隱藏言語”,指主動抑制表達欲。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成語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成語典故,可參考古籍《全唐詩》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韬舌的意思

韬舌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意為掩飾言辭,避免暴露自己的真實意圖或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韬舌的部首是口。它由13個筆畫組成。

來源和繁體

韬舌最早出現在《左傳》一書中。在繁體字中,韬舌的寫法為「韜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韬舌的字形比較特殊。它的上半部分是一個邊框形狀的結構,下半部分是一個鳥類的頭。

例句

1. 他韬舌不言,始終保持沉默。

2. 不想洩露真實意圖,他選擇韬舌的方式表達自己。

組詞

韬舌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韬光養晦:隱藏自己的才能,不公開展示。

韬忍隱忍:隱藏自己的情感或忍耐能力。

近義詞

近義詞:謹言慎行、言行一緻。

反義詞

反義詞:直言不諱、毫不掩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