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廢曆的意思、廢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廢曆的解釋

指陰曆(亦稱夏曆)。一九一二年************臨時政府通令各省廢除陰曆,改用陽曆。後國6*6*黨政府又再三下令廢除之,故名。 魯迅 《花邊文學·過年》:“文字上和口頭上的稱呼,往往有些不同:或者謂之‘廢曆’,輕之也;或者謂之‘古曆’,愛之也。” 茅盾 《狂歡的解剖》:“我又記起廢曆元旦瞥見的一幕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廢曆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廢曆”是20世紀初中國曆法改革中出現的特定曆史稱謂,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 定義與來源
“廢曆”指陰曆(即夏曆或農曆),因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政令廢除陰曆、推行陽曆(公曆)而得名。這一名稱帶有官方強制推行的政治色彩。例如魯迅在《過年》中提到,人們或貶稱“廢曆”,或尊稱“古曆”,體現了不同群體對傳統曆法的态度差異。

2. 曆史背景
•1912年:民國政府首次通令全國停用陰曆,改用陽曆,試圖與國際接軌。
•後續階段:國民黨執政期間多次重申廢除陰曆,但民間仍沿用傳統節慶習俗,形成“官方用陽曆,民間存陰曆”的并行現象。

3. 社會反應
該政策遭到部分民衆抵觸,如茅盾在《狂歡的解剖》中描述“廢曆元旦”的熱鬧場景,側面反映民間對傳統曆法的堅守。官方雖稱其為“廢曆”,但“春節”“中秋節”等農曆節日至今仍在華人社會廣泛傳承。

現狀
如今“廢曆”一詞已淡出日常使用,中國大陸現行曆法采用“公農曆并行制”,公曆用于行政事務,農曆則用于傳統節日及農事活動。這一改革過程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制度的碰撞與融合。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廢曆

《廢曆》是指已經廢棄或失效的曆法。它由兩個字組成,廢(fei4)和曆(li4)。廢的部首是廣,廢的筆畫數是6;曆的部首是日,曆的筆畫數是7。

來源和繁體

《廢曆》一詞源自漢語,現代漢字中的廢和曆都是簡化字。在繁體字中,廢被寫作廢,曆被寫作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廢字寫作廢,廢的左邊是廣,右邊是棄。曆字寫作曆,曆的上面是一橫,下面是一點。

例句

廢曆的引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混亂。

組詞

廢曆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如廢曆學、廢曆學者等。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過時的曆法、廢棄的曆法

反義詞:有效的曆法、現行的曆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