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截句的意思、截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截句的解釋

(1).截取文句。《宋史·選舉志二》:“學校、場屋,并禁斷章截句,破壞義理,及《春秋經》越年牽合。”

(2).即絕句。《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隻見内中有一幅雙紅箋紙,題着一首七言截句。”參見“ 絶句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截句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詩歌術語,其具體釋義需結合古今語境區分:

一、古代詩體概念

指近體詩(格律詩)中僅由四句構成的獨立詩體,即絕句。其核心特征包括:

  1. 體裁定型:全詩共四句,分五言絕句(五絕)與七言絕句(七絕)兩類。
  2. 格律嚴謹:需符合平仄、押韻、對仗等近體詩規範,如王之渙《登鹳雀樓》即五絕典範。
  3. 命名溯源:名稱源于"截取律詩之半"的創作觀,一說截取首尾兩聯(無需對仗),一說截取中間兩聯(需對仗)。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瀛奎律髓彙評》(方回著)。


二、現代詩體概念

指當代詩歌創作中一種高度凝練的微型詩體,由台灣詩人提出并推廣。其核心特征包括:

  1. 行數限制:通常不超過三行,追求瞬間詩意捕捉。
  2. 意象優先:弱化叙事邏輯,強調意象的跳躍性與張力,如羅青《茶杯》:"一仰而盡/三十多年的浪蕩/都在其中"。
  3. 去标題化:多數截句不設标題,以内容本身為焦點。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截句詩叢》(作家出版社)。


創作要求

無論古今,截句均需語言精煉、意境完整。現代截句更注重突破傳統框架,以碎片化表達傳遞哲思或情感沖擊,如詩人李進文作品:"蟬聲/押着整個夏天的韻"。

來源:《中國詩歌文體學導論》(王光明著);《台灣新詩史》(古繼堂著)。

網絡擴展解釋

“截句”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成語用法(貶義)

指在辯論或論述中斷章取義的行為,常見于批評性語境:

  1. 基本含義:截取他人話語的片段作為理據,忽略上下文和整體含義。
  2. 行為特征:選擇性引用有利于自己的部分,掩蓋不利内容,可能帶有誤導意圖。
  3.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法律訴訟、學術争論或日常辯論中的片面引用現象。

二、文學體裁(中性)

指一種詩歌形式,包含兩種類型:

  1. 傳統截句
    即“絕句”的别稱,如五言絕句、七言絕句,源于截取律詩四句的創作方式。
  2. 現代截句
    由作家蔣一談提出的新文體,特點為:
    • 短小精悍,通常四行以内,比俳句更自由;
    • 融合哲思與生活體驗,如“截天截地截自己”的創作理念;
    • 被北島等詩人推薦,具有實驗性質。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了解某類用法,可參考對應來源的詳細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暗藏百聽不厭巴錦頒朔寶藍拔士不琅鼓癡腹川歸蹙球帶水拖泥當郎盹困堕容惡意蛾月俘殺拊式根椽片瓦躬行實踐公孫衍冠履倒易郭泰船鼓氣豪視化覃回執江米椒房姬伯盡世兒筋頭絶詣亢麗渴念揆理坤維靓麗落槌門楔齧镞法偏斜篬筤君淺露情勢清涕漆身驅辭善困碩慮束狹絲車四渎絲分縷解天物土木形骸為身違約金詳觀新定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