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指麥苗。 陳登科 《活人塘》六:“ 劉根生 腿上的血,一點一點滴在麥青上,泥塊上,結成冰,映成一路紅線。”
“麥青”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基本含義
指小麥的幼苗階段,因全株呈綠色而得名。常見于北方方言,用于描述農田中青翠的麥苗,如文學作品《活人塘》中“血滴在麥青上”的描寫。
植物學特征
麥青屬于長日照植物,莖幹粗壯,葉片呈披針形,穗狀花序頂生,適應性強,可在平原或高海拔地區生長。
部分詞典将其列為成語,形容麥子生長茂盛、青翠健壯的狀态,多用于描繪農田景象。
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選擇釋義,日常使用中以方言“麥苗”含義為主。
麥青是指在麥子成熟後,而麥穗還未完全變黃的狀态。麥青的顔色呈現淡青或淺綠色。這意味着麥子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在採摘後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晾曬、保存或處理。
麥青的部首是禾,包含8畫。
麥青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是通過組合“麥”和“青”兩個字形成的。在繁體字中,麥青的寫法保持不變。
在古時候,麥青的寫法并不完全相同。在《康熙字典》中,麥青用“麥靑”兩個字來表示,其中“麥”是現代漢字的繁體,“靑”表示淺綠色。
1. 農民在採摘麥青後,需要将其晾曬一段時間,直到完全成熟。
2. 麥青的顔色讓人感到清新和舒適。
組詞:麥子、麥穗、青色、青綠。
近義詞:綠麥、嫩麥、未熟麥。
反義詞:黃麥、成熟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