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唇的意思、點唇的詳細解釋
點唇的解釋
亦作“ 點脣 ”。女子用胭脂等化妝品點抹嘴唇。 唐 溫庭筠 《靓妝錄》:“點唇有石榴嬌、嫩吳香。” 宋 張先 《燕歸梁》詞:“點脣機動秀眉顰,清影外,見微塵。”
詞語分解
- 點的解釋 點 (點) ǎ 細小的痕迹或物體:點滴。斑點。點子(a.液體的小滴,如“水點點”;b.小的痕迹,如“油點點”;c.打擊樂器演奏時的節拍,如“鼓點點”;d.主意,辦法,如“請大家出點點”;e.最能說明問
- 唇的解釋 唇 ú 嘴的邊緣紅色部分:嘴唇。唇齒(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兩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頭”,喻言辭)。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辭)。唇亡齒寒(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點唇”是古代中國女性化妝的一種方式,指用胭脂等化妝品修飾嘴唇的習俗,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定義:指女子用胭脂、丹朱等顔料點塗嘴唇,以達到改變唇形或突出唇色的效果。其名稱源于“點”這一精細動作,強調妝容的精緻感。
- 材料:古代多用朱砂、胭脂等天然顔料,因覆蓋力強,可修飾唇形。
2.曆史發展
- 起源:商周時期已有對唇部美的崇拜,漢代逐漸形成點唇習俗。
- 唐代演變:發展出多種樣式,如唐代溫庭筠《靓妝錄》記載的“石榴嬌”“嫩吳香”等經典唇妝。
3.文化意義
- 審美象征:點唇不僅是妝容技巧,更承載了古代女性對美的追求,如宋代張先《燕歸梁》中“點脣機動秀眉顰”便以唇妝襯托人物情态。
- 社會功能:通過修飾唇形,體現身份地位與時代審美變遷。
4.現代關聯
- 如今“點唇”一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讨論,現代口紅等化妝品可視為這一傳統的延續。
擴展說明:
- 部分資料(如)提到“點唇”作為成語表示“渴望”,但此釋義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以化妝術語為主流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點唇
點唇(diǎn chún):這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輕輕地觸碰嘴唇。該詞的部首是「口」,筆畫數為7畫。
來源
繁體
在繁體字中,「點唇」寫作「點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點唇」沒有固定的字形,因為這個詞是現代漢語詞彙。
例句
他輕輕地點唇,示意大家保持安靜。
組詞
點頭、點贊、點亮、點綴
近義詞
撫唇、觸唇
反義詞
捶胸、搖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