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滅的意思、污滅的詳細解釋
污滅的解釋
同“汙滅”。污池滅族。古代的嚴刑酷法。《後漢書·李通傳論》:“夫天道性命,聖人難言之,況乃億測微隱,猖狂無妄之福,污滅親宗,以觖一切之功哉!” 李賢 注:“言族滅而污池之也。”參見“ 污池 ”。
詞語分解
- 污的解釋 污 ū 渾濁的水:糞污。血污。 肮髒,不幹淨:污水。污泥。污濁。 肮髒的東西:污漬。污垢。 不廉潔:貪污。 弄髒:玷污。污損。污辱。污蔑(a.玷污;b.誣蔑)。污染。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
- 滅的解釋 滅 (滅) è 火熄:熄滅。 消失,喪失:滅口。滅亡。不可磨滅。滅族(古代的一種殘酷刑罰,一人犯罪,株連他的父母兄弟妻子等親屬,都被一起殺掉)。 淹沒:滅頂之災。 亡明着 筆畫數:; 部首:火; 筆
專業解析
“污滅”為漢語複合詞,由“污”與“滅”兩個語素構成。據《漢語大詞典》釋義,“污”指沾染不潔、玷損名譽,如《禮記·檀弓》中“污其宮而豬焉”;“滅”表示消除、毀壞,如《說文解字》釋“滅,盡也”。兩字組合後,“污滅”可解作通過污損手段使事物失去原有狀态或價值,常見于古籍及文學語境中。
其核心含義可從三方面展開:
- 物理損毀:指用污穢之物破壞物體表面,例如《墨子·非攻》載“燔潰其祖廟,勁殺其萬民,覆其老弱,遷其重器,污滅聖迹”;
- 名譽侵害:引申為以诽謗、誣陷等方式抹黑他人聲譽,如《後漢書·列女傳》中“有污滅類”的表述;
- 曆史遮蔽:特指對文化遺迹或曆史真相的刻意掩蓋,見于《漢書·藝文志》對典籍散佚的記載。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作為古語詞保留于文獻研究領域。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污滅”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刑罰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拼音:wū miè
- 釋義:指“污池滅族”,即古代一種嚴酷刑罰,不僅将犯罪者滅族,還會将屍體投入污池(污水池)以示懲戒。
2.曆史背景與用法
- 刑罰性質:屬于古代連坐制度的極端形式,通過污池處理屍體強化威懾效果。
- 文獻出處:見于《後漢書·李通傳論》,文中提到“污滅親宗”,李賢注解為“族滅而污池之”。
3.現代使用情況
- 使用頻率: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
- 關聯詞彙:與“污池”(刑罰場所)、“族誅”(滅族)等古代法律術語相關。
“污滅”是古代極刑的複合形式,兼具肉體消滅與精神羞辱的雙重目的,反映了早期法律的殘酷性。如需進一步了解“污池”等細節,可參考《後漢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螭頭筆闖突倒睫都野督笞二輔方操吠非其主夫唱婦隨輔厘绀幡幹細胞诰劄出身寒苦何樂不為皇極火孽江家綠家生肖系纜儆跸金鲸九宸酒龍鞠躬盡瘁恐惕寬簡臘鼓郎官鲙老人婆連及連宵輪環賣好平存汽燈石朝官石窌獅蠻寶帶士師雙俸雙譯殊徑黍秀宮庭天阃跳幫鐵紗聽朔通塗媮幸外江佬望參官王官伯頑癖為虎添傅翼委珠蕭遠夏網夏衍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