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持身的意思、持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持身的解釋

[exercise proper restraints] 對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

持身嚴格

詳細解釋

立身;修身。《列子·說符》:“ 子列子 學於 壺丘子林 。 壺丘子林 曰:‘子知持後,則可言持身矣。’” 漢 劉向 《說苑·雜言》:“怵於待祿,慎於持身。” 宋 蘇轼 《廣州東莞縣資福寺舍利塔銘》:“至於持身厲行,練精養志,或乘風而仙,或解形而去。” 沙汀 《淘金記》二一:“這個從來點滴不沾、持身嚴格的半老婦人,喜歡喝點酒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持身”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對自身言行的約束與修養,強調通過自律來立身處世。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詞義

“持身”指個體在言行舉止、道德修養上的自我要求,核心在于把握自身行為準則,常與“嚴格”“謹慎”等詞搭配,體現修身立德的理念。


二、出處與演變

  1. 古典文獻
    • 最早見于《列子·說符》:“子知持後,則可言持身矣。”,意為懂得“持後”(考慮後果)才能談“持身”。
    • 漢代劉向《說苑·雜言》提到“慎于持身”,強調謹慎修身的重要性。
  2. 後世引用
    • 宋代蘇轼在《資福寺舍利塔銘》中描述修行者“持身厲行,練精養志”,突出克己修身的實踐。

三、用法解析

  1. 修身層面
    指通過自我約束提升道德修養,如“持身嚴格”“持身厲行”。
  2. 現代應用
    可用于描述個人在生活、職場中的自律行為,如“持身端正”“持身以儉”。

四、例句與延伸


“持身”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修身觀念,強調通過自律實現個人品格的完善。其用法從古典文獻延伸到現代語境,始終圍繞“自我約束”的核心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持身

持身(chí shē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手”和“身”兩個部首組成,整個字共有9個筆畫。該詞來源于《周易·系辭上》,意為保持莊重的儀态和良好的品德。

繁體

在繁體字中,持身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代字寫法

在古代,持身這個字的寫法也有所變化。相比現代的簡化字形,古代的寫法更加複雜,包含更多的筆劃。

例句

1. 他是一個持身正直的人,從不做傷害他人的事情。

2. 作為領導,他要求自己時刻持身嚴謹,以身作則。

組詞

1. 持守:堅持遵守,不輕易放棄。

2. 持久:持續時間長,不易中斷。

3. 持證:保持有效的證件。

4. 持重:行事穩重,不輕浮。

近義詞

1. 守身: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受外界傷害。

2. 守持:堅守某種态度或原則,不動搖。

3. 守身如玉:形容一個人保持身心純潔,不受誘惑。

反義詞

蕩氣回腸:形容感情或談話慷慨激昂,不拘束。

活脫脫:形容一個人活潑開朗,舉止不拘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