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魯陽公 。 戰國 時 楚 魯陽邑 公,傳說為揮戈使太陽返回的英雄。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四:“愧無 魯陽 德,迴日向三舍。” 唐 李白 《日出入行》:“ 魯陽 何德,駐景揮戈?” 譚作民 《噩夢》詩:“振臂一揮心膽豪,十萬橫磨 魯陽 勇。”亦作“ 魯陽子 ”。 明 何景明 《贈李獻吉》詩之一:“世無 魯陽子 ,坐惜朱顔衰。”參見“ 魯陽揮戈 ”。
(2).古地名。今 河南省 魯山縣 。《漢書·地理志上》:“ 南陽郡 : 魯陽 ,有 魯山 。古 魯縣 。” 顔師古 注:“即《淮南》所雲 魯陽公 與 韓 戰,日反三舍者也。”
(3).複姓。 春秋 楚 公族有 魯陽 氏。見 漢 王符 《潛夫論·志姓氏》。
“魯陽”一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魯陽公是戰國時期楚國魯陽邑的封君,以“揮戈返日”的傳說聞名。據記載,他在戰鬥中揮動長戈,使太陽倒轉,延長了白晝時間。這一典故被後世文人廣泛引用,如:
魯陽是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境内。漢代屬南陽郡,因境内有魯山得名。《漢書·地理志》記載:“南陽郡:魯陽,有魯山,古魯縣。”
春秋時期楚國貴族有魯陽氏,屬公族分支,後演變為複姓。漢代王符在《潛夫論·志姓氏》中對此姓氏有明确記載。
說明:以上解釋綜合了曆史典故、地理沿革和姓氏文化,主要參考權威詞典及文獻記載。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潛夫論》《漢書》等原始文獻。
魯陽是一個古老漢字,由"魚"和"陽"兩個部首組成,共14個筆畫。該字源自于古代漢字,并有着悠久的曆史。
在繁體字中,魯陽也被寫作魯陽。
在古代漢字中,魯陽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是由兩個部分"魯"和"陽"組成。"魯"是指魯國,它是古代一個有着重要地位的國家。"陽"則是指太陽。因此,"魯陽"可以理解為魯國的陽光。
以下是一些使用魯陽的例句:
1. 在魯陽的照耀下,大地變得明亮而溫暖。
2. 他的房間正對着東方,每天早晨醒來都能看到美麗的魯陽。
3. 這座城市的市徽上有一顆魯陽的圖案。
魯陽可以與其他字組合形成新的詞彙,例如:
1. 魯陽天:指魯國的天空。
2. 魯陽宮:魯國的宮殿。
3. 魯陽河:魯國的河流。
4. 魯陽人:指魯國的居民。
與魯陽相近的詞語,有魚陽、陽光、明亮等。
反義詞方面,暫無與魯陽直接對立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