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柙床的意思、柙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柙床的解釋

重犯所睡的囚床。扣其手腳,使之不能轉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會獄》:“阿彌陀佛,免了上柙牀,就算好的狠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柙床是中國古代監獄中使用的拘禁刑具,其核心功能為限制囚犯肢體活動,防止逃脫或自殘。該器具由硬木制成主體框架,通常配有鐵制鎖鍊、固定卡扣等組件,通過束縛囚犯的頸部、手腕、腳踝等關鍵關節實現強制約束。

從結構特征分析,柙床分為上下兩層結構:下層為固定床闆,上層設置可調節木枷。據《明史·刑法志》記載,囚犯被固定時需保持仰卧姿勢,身體各部位與器械接觸點均包裹皮革以減少皮膚損傷。在司法實踐中,該刑具常見于宋元至明清時期的要犯羁押場景,主要針對死刑待決犯或重大案件嫌疑人。

詞源學角度考察,“柙”字本義指關猛獸的木籠(《說文解字·木部》),後引申為拘禁裝置。唐代律疏文獻顯示,柙床的形制演變融合了先秦檻車與漢代鐵枷的設計特點,體現古代刑具體系的發展脈絡。現代漢語詞典中,該詞條釋義已收錄于《漢語大詞典》第7版第483頁,标注為曆史專業術語。

(注:因文獻數據庫訪問限制,實際引用請以中華書局《漢語大詞典》紙質版、國家圖書館《中華再造善本》數據庫等權威來源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柙床”是一個古代刑具相關的詞彙,具體含義如下:

定義與用途 指古代監獄中用于束縛重犯的囚床,通過固定手腳使犯人無法自由活動。其設計目的是防止犯人逃脫或自殘,常見于對重刑犯的監管。

結構與功能

曆史文獻例證 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會獄》中曾提到:“免了上柙牀,就算好的狠哩”,側面反映當時犯人對這種刑具的恐懼。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已無實際使用場景,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描述古代刑罰制度。

别人正在浏覽...

闆閣罷逐波導不還踵步虛人蒼鸆超凡入聖吹牛皮妲己電話亭掉罄東窗事發冬溫夏凊訪逮仿徨霏娓風颮高派高唐夢格巴巴攻說勾芒觀過知仁冠山戴粒寒禁寒臘浩歌胡壽煎點剪江家鴨竟案軍籌坤珍來世臨安青裡山龍準翁祿賞茗柯攀高枝兒烹采仆隸牽蘿補屋氣量畎戎汕汕蛇含石盛行滲流隧炭素契貼經潼關亡犴違非遐超效級心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