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擧的意思、百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擧的解釋

泛指辦很多事情。《荀子·仲尼》:“故知者之擧事也,滿則慮嗛,平則慮險,安則慮危,曲重其豫,猶恐及其旤,是以百擧而不陷也。”一本作“ 百舉 ”。《文選·枚乘<上書谏吳王>》:“能聽忠臣之言,百擧必脫。” 劉良 注:“言雖百度舉措,不失善道,是盡脫於禍也。”一本作“ 百舉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擧(bǎi jǔ)的漢語詞典釋義

核心釋義

“百擧”是由數詞“百”與動詞“擧”(同“舉”)組合而成的古漢語詞彙,屬書面語用法。其含義可概括為:

  1. 多次行動或舉措:指反複、頻繁地施行某種行為或采取行動。
  2. 各種措施或方法:泛指多種不同的策略、手段或計劃。

    其中“百”為虛指,強調數量之多或範圍之廣;“擧”本義為“擡起、發起”,引申為“施行、推行”。

字源與構成分析

文獻例證

該詞多見于古代典籍注疏,如東漢鄭玄注《禮記·中庸》“百擧而百不當”時,釋為“所行百事皆不中理”,此處“百擧”即指“各種行為舉措”。清代訓诂著作《經義述聞》亦引此例,佐證其表“多次施行”之義。

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百擧”已非常用詞,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曆史文獻或特定學術論述中,用以表達“多種措施并舉”或“頻繁行動”的書面化語境。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1年。
  2.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年影印本。
  3. 《禮記正義》(漢·鄭玄注),收錄于《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2009年。
  4. 《經義述聞》(清·王引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百擧”一詞的詳細解釋,目前通過現有資料暫未找到直接對應的釋義。可能原因包括:

  1. 用字生僻或輸入誤差:“擧”是“舉”的繁體字,但“百舉”一詞在常規詞典中未被收錄,可能屬于罕見組合或特定語境下的用法。
  2. 字形相似詞混淆:以下相似詞語可供參考:
    • 百廛(bǎi chán):指衆多商鋪或廣袤土地。
    • 百锾(bǎi huán):古代重量單位,一锾約六兩,百锾為六百兩。
    • 百痾(bǎi kē):指多種疾病或比喻積怨。

建議您:

别人正在浏覽...

百戲衣寶香霸山比義避重逐輕不恥下問慚吝策蹇查扣長編長公抄紙騁逐抽膘醇駮出膺脆骨玳簪刀把大杖則走點地董帥二十二史翻樣墳寺負舟亘公公量犷橫貴行裹脇衡門深巷猴子禍泉假僭夾路間不容瞚節構頸圈啾嚄均分檻舍廊廟志裡拉靈感流脍人口蒙羞蜜月女性霹靂酵狉榛悫素喪膽遊魂上牋啴咺挑挑剔剔屠裂危露危軀小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