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ry] 各種進位制的加法中,逢進位制的基數則向高一位進一的數學規則,如十進制中逢十進一,二進制中逢二進一
(1).進升爵位,封號。《後漢書·窦憲傳》:“而 篤 進位特進,得舉吏,見禮依三公。” 唐 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一:“ 裴寂 等請進位大将軍,以隆府號,不乖古今,權藉威名。”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 微子 、 微仲 生時,母尚為妾,進位為後,而生 紂 ,故雲同母庶兄。”
(2).數學加法中本位數滿額時向前一位數進一。如在十進位的算法中,個位滿十,在十位中加一;百位滿十,在千位中加一。
"進位"是數學運算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尤其在加減法中最常見。它指的是當某一位的數值達到或超過基數時,向更高位傳遞多餘值的操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基本原理
在位置計數法(如十進制、二進制)中,每個位的數值範圍由基數決定。例如:
十進制的進位示例
計算“57 + 38”時:
57
+ 38
------
95
其他進制中的進位
連續進位與複雜運算
當進位傳遞到多個高位時,稱為“連續進位”。例如計算“999 + 2”時,個位、十位、百位依次進位,最終結果為1001。
實際意義與應用
進位機制是數學運算和計算機科學的基礎。它不僅用于基礎算術,還涉及:
若需更深入理解,建議結合具體運算場景(如二進制加法、多位數計算)進行練習。
進位是一個表示數位增加的概念,即當某一位數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就要向高位進一位。例如,十進制的“9”加上一,進位到十位變為“10”。
進位的部首是辶(辵),是表示“行走”的意思。它的筆畫數為3。
進位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形聲字,意指“前進,行走到一定位置必需向前進一位”的概念。
進位的繁體字是「進位」。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進位的古字形為「車」,'車'是由表示“行走”的辶(辵)和表示“臼”的部首組成。
1. 在十進制中,當個位數達到9時,就要進位到十位。
2. 在二進制中,當某一位達到1時,就要進位到高位。
進位的相關詞彙有:進位制、進位數、進位運算等。
進位的近義詞包括:進階、前進等。
進位的反義詞可以是:退位、回退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