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貪黩的意思、貪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貪黩的解釋

貪污。亦指貪污者。 唐 李冗 《獨異志》卷上:“ 吳隱之 為 廣州 ,舊有 貪泉 ,人飲之則貪黷, 隱之 酌而飲之。”《宋史·程元鳳傳》:“旁招俊乂,而私昵無濫及之恩;屏去奸私,而貪黷無覆出之患。” 清 唐甄 《潛書·卿牧》:“去貪黷,如鷹鸇之逐鳥雀;去苛歛,如藥石之攻疢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貪黩”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ān dú,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貪污行為,也用于代指貪污者(即實施貪污的人)。

    • 該詞由“貪”(貪求、不知足)和“黩”(輕慢、濫用)組合而成,強調對權力或財物的不正當攫取。
  2. 現代同義詞
    與“貪污”“貪腐”等詞含義相近,但“貪黩”更具書面語色彩,常見于曆史文獻或正式語境。


二、出處與例證

  1. 古代文獻引用

    • 唐代李冗《獨異志》記載:“吳隱之為廣州,舊有貪泉,人飲之則貪黩。”
    • 《宋史·程元鳳傳》提到:“屏去奸私,而貪黩無覆出之患。”
  2. 詞義延伸
    部分文獻中,“貪黩”不僅指行為,還暗含對道德敗壞的批判,如清代唐甄《潛書》中将其比作“鷹鸇逐鳥雀”,形容貪婪的迫切性。


三、單字解析


四、現代應用

現今“貪黩”一詞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曆史研究或文學作品中。如需表達類似含義,更常用“貪污”“腐敗”等詞彙。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史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貪黩》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貪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人們對財富、權力等追求過度、極度貪婪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貪黩》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貝字旁(貝部)和石字旁(石部),拆分之後貝部在左,石部在右。根據《現代漢語通用字筆順規範》的規定,它的總筆畫數是22畫。

來源

《貪黩》是在古代漢語中衍生出來的詞語,用來形容人們貪欲過度、極度貪婪的行為。

繁體

《貪黩》的繁體字為「貪黩」。

古時候漢字寫法

《貪黩》在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字形有所不同,古時寫作「貪黠」。

例句

1. 他為了追求財富,不惜使用貪黩手段,最終敗壞了自己的名聲。

2. 這個社會上存在着許多貪黩行為,我們應該堅決抵制。

組詞

貪財、貪婪、貪官、貪圖、貪污、黩武、黩厲等。

近義詞

貪心、貪婪、貪欲、腐化、貪圖等。

反義詞

厚道、廉潔、正直、公正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