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繦抱的意思、繦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繦抱的解釋

1.即繦緥。背負幼兒的布帶和布兜。《漢書·賈誼傳》:“昔者 成王 幼在繦抱之中, 召公 為太保, 周公 為太傅, 太公 為太師。”

2.即繦緥。指幼兒。《晉書·穆帝紀論》:“ 孝宗 因繦抱之姿,用母氏之化,中外無事,十有餘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繦抱”是“襁褓”的異體寫法,兩者為通假關系。根據《漢語大詞典》,“襁”指背負嬰兒的布帶,“褓”指包裹嬰兒的被子,合稱後引申為代指嬰幼兒時期或受保護的階段。漢代文獻《論衡·初禀》中已有“昌在襁褓之中”的用例,印證其曆史淵源。

在語言學層面,“繦”與“襁”屬異體字關系,《說文解字》注“繦”為錢串,後假借為“襁”,這種通假現象符合漢字發展規律。現代漢語規範以“襁褓”為正體,但古籍文獻中仍可見“繦抱”用法,如清代《聊齋志異》手抄本中保留該寫法。

該詞具有雙重語義特征:

  1. 本義具象:指代實物育兒器具,如《禮記·内則》記載“衣不帛襁褓”,鄭玄注“襁褓,小兒被也”
  2. 引申抽象:象征人生初始階段,蘇轼《策略五》雲“天下嗷嗷,如嬰孺之在襁褓”,喻指事物萌芽狀态。

注:本文核心釋義援引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045頁,曆史語料參考中華書局《十三經注疏》本。

網絡擴展解釋

“繦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指代襁褓
    指包裹嬰兒的布帶和布兜,用于背負幼兒。例如《漢書·賈誼傳》中提到周成王“幼在繦抱之中”,即用此意。
  2. 借指幼兒時期
    引申為代指尚在襁褓中的幼年階段。如《晉書·穆帝紀論》描述孝宗“因繦抱之姿”,強調其年幼繼位的狀态。

二、文獻出處

三、相關詞語

常見搭配包括“抱不平”“懷才抱器”等成語,多與“懷抱”“保護”等動作相關。

注: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籍或文學性較強的文本中。

别人正在浏覽...

罷乏不階常愁昌鼠癡兒傳警大街大限斷截截迩人旛旂煩辱煩重绯魚苟然鈎玄獵秘歸璧換把子建除家講臣叫嘷焦毀交受雞犬不安罽毯酒戰倨忽軍醫巨帙狼疾老雇厲崇龍鬼蛇神倫質秘寶迷蝶靡佗謎子磨子濃酾配軍疲厭前鋒營起膘青華卿事寮啓征穰浩柔則瑞籤殺身成義審美觀書帕本遂官索瘢通風報訊微雕唯物主義沃美下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