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護于的意思、護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護于的解釋

漢 時 匈奴 左賢王的改稱。《漢書·匈奴傳下》:“ 烏珠留單于 在時,左賢王數死,以為其號不祥,更易命左賢王曰‘護于’。護于之尊最貴,次當為單于,故 烏珠留單于 授其長子以為護于,欲傳以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護于”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詞彙,主要作為曆史專有名詞使用,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古代匈奴的官職名稱,地位僅次于左右賢王,相當于“左右大将”或“萬騎長”的軍事統領。該詞源自匈奴官制音譯,常見于漢代史籍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記載中。

例證:

《史記·匈奴列傳》載:“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自如左右賢王以下至當戶,大者萬騎,小者數千,凡二十四長,立號曰‘萬騎’。”其中“左右大将”即“護于”的對應職位(中華書局點校本,1959年)。

二、字源與構詞

三、曆史語境中的使用

“護于”作為匈奴高級武官,直接管轄萬騎兵力,負責部落軍事與行政:

  1. 軍事職能:統領騎兵作戰,戍守邊疆。
  2. 行政職能:協助王庭管理部衆,參與盟會決策。

    文獻佐證:

    《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記載:“單于弟右谷蠡王于除鞬……自立為單于,将右溫禺鞬王、護于等共數千人止蒲類海。”此處“護于”即指統兵将領(中華書局點校本,1965年)。

四、現代使用與演變

現代漢語中“護于”已無實際使用,僅見于曆史研究或古籍注釋。其語義被“大将”“都尉”等漢化官職名取代,成為特定曆史語境下的考古詞彙(《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5卷第309頁)。


參考文獻:

  1. 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
  2. 範晔,《後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
  3.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4. 《古代民族關系史詞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年。

網絡擴展解釋

“護于”是古代匈奴官職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護于”指漢代匈奴對左賢王的改稱。匈奴貴族為避諱「左賢王」稱號的不祥寓意(因多位左賢王早逝),烏珠留單于時期将其更名為「護于」。該職位在匈奴政權中地位尊貴,通常由單于長子擔任,屬于儲君性質。

二、曆史出處

源自《漢書·匈奴傳下》記載:“烏珠留單于在時,左賢王數死,以為其號不祥,更易命左賢王曰『護于』。護于之尊最貴,次當為單于。”

三、語言特征

四、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曆史專有名詞,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曆史類文本中。現代漢語中偶見用于特殊修辭,如例句中描述警員持盾動作:“盾牌則護于胸際”,此處為字面意義的動詞短語用法,與官職名稱無直接關聯。

更多考證資料可參考《漢書》相關注疏及匈奴職官制度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遨翔自得變速運動蹩曳不容口蒼颢沖克疇昨出荷糧次輔村際當諕大品的着幹脆鋼鋸棺罩喝盞壞賬化理惶懼活忒忒賤處簡注教導有方機變械飾孔章廓達大度厲精圖治淩室林巒蠡酌管窺漏掌風毣毣密密叢叢弄喧努力喏喏連聲炮墩潑钐清駃青荃慶裔榮芬宂僭軟叽咯托身躰時當詩鸩水腳書空俗慮孫少爺宿哲歎譽托交歪七扭八未及溫氣顯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