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居不重席的意思、居不重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居不重席的解釋

坐卧處不鋪兩層墊子。比喻節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居不重席”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ū bù chóng xí,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出自《左傳·哀公元年》,記載吳王阖廬(阖闾)的生活節儉:“昔阖廬食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吳王通過簡樸的生活方式體現治國态度,後成為形容節儉的典故。

用法特點

近義詞與反義詞

例句參考

“居不重席”通過具體的生活場景(單層席墊)抽象出節儉的品德,既可用于描述個人修養,也可引申為治國理念,具有曆史與文化的雙重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居不重席

《居不重席》是一個成語,指居住的位置不在前面的座位上,意為不自居高位而謙虛、謙遜。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居不重席》可以拆分為兩個字:居、不、重、席。其中,居是左右結構的字,部首是屍,總筆畫數為8;不是上下結構的字,部首是一,總筆畫數為4;重是上下結構的字,部首是重,總筆畫數為9;席是左右結構的字,部首是巾,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居不重席》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論語·為政篇》。經典中載有孔子的教導:「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如也,不重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不追求世俗的稱號和地位,不自居高位,謙虛退讓。

繁體字

《居不重席》的繁體字為「居不重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今時略有不同。《居不重席》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居不重蓆」。蓆是一種草席,用以比喻座位。

例句

他平時輕松謙和,居不重席。

組詞

重席(自居高位)

虛席(事實上沒有的座位)

禅位(佛學中居住的位置)

近義詞

謙遜、不自居、虛心

反義詞

自負、自居高位、自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