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吏的品級。《新唐書·文苑傳下·劉蕡》:“夏官不知兵籍,止於奉朝請;六軍不主武事,止於養階勳。”《舊唐書》作“勳階”。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外國·順義王》:“此三王名號,亦係廟堂所創,以示覊縻,而階勳為正一品,尤為妥當。”
“階勳”是一個古代官職制度相關的複合詞,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曆史文獻及字義分解如下:
階勳指官吏的品級,即官員的等級制度。例如《新唐書·文苑傳下·劉蕡》提到“六軍不主武事,止於養階勳”,說明官員品級與軍事職能的關聯。
該詞屬古代職官術語,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研究語境。需注意與單純表示功勳的“勳”區分:“勳”側重功績本身,而“階勳”強調以功績或職位為基礎的等級劃分。
階勳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階”和“勳”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阝(邑)和力。
筆畫數:階(8畫)+ 勳(9畫)=17畫。
階勳一詞來源于中國的古代文獻。在古代,階指的是官階、地位等級的意思,勳指的是功勳、貢獻等意義。結合在一起,階勳表示一個人的職位、地位和功績。
階勳的繁體字形為「階勛」。
在古代,階勳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一般來說,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由階和勳組成。古時候的書寫可能更加簡練,字形稍有差異。
1. 他在革命鬥争中建立了卓越的階勳。
2. 這位将軍憑借自己的階勳成為國家的重要領導人。
1. 階級 (指社會上的不同階層、等級)
2. 功勳 (指為國家、人民做出的傑出貢獻)
3. 勳章 (為表彰個人功勳而授予的一種獎章)
4. 階位 (指在官職、地位上所處的級别)
功績、軍功、榮譽
罪行、污名、恥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