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草名。茅蒲類植物,生湖澤中,能治婦科病。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雜說》:“歲欲苦,苦草先生。”原注:“葶藶。” 宋 陳師道 《後山談叢》卷二:“諺曰:‘甘草先生則麥熟,苦草先生則人疫。’甘草,薺;苦草,黃蒿也。”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苦草王瓜隨地滿,芋魁豆飯一生過。”《天雨花》第十三回:“參湯煎好忙忙送,又燒苦草那消停。”
苦草是一種具有多重價值的植物,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苦草是水鼈科苦草屬的多年生無莖沉水草本植物,學名Vallisneria natans,别稱鞭子草、扁草、蓼萍草。作為中藥材,其味苦性溫,歸脾、肝經,具有燥濕止帶和行氣活血的功效,主治帶下色白、産後惡露不盡等婦科病症。
主要分布于中國華東、中南及河北、四川等地,也見于伊拉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多生于溪流、池沼等淡水環境,可人工種植。
除藥用外,苦草還可用于水族造景,具有觀賞價值,同時在水體生态修複中發揮作用。
提示:如需具體藥方或種植方法,建議查閱《齊民要術》《本經逢原》等古籍或咨詢專業醫師。
《苦草》是一個形容詞性詞語,意思是指味苦的草,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事物或情況令人感到痛苦、煎熬。
《苦草》的部首是艸(草字底部的部首),它有9個筆畫。
《苦草》一詞的來源比較難以考究,但據考證可能出自古代的民歌、民謠或古詩詞。它在文學作品中經常用來表達人們思念、憂傷、苦痛等情感。
《苦草》的繁體字為「苦草」。
在古代,苦草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現代漢字中,「苦草」已成為固定的寫法,沒有其他變體。
1. 他嘴裡嚼着苦草,表情十分痛苦。
2. 在這片苦草地裡,我好像看到了生命的堅韌與希望。
3. 這首詩把我内心的苦草都喚醒了,讓我更加珍惜現在的幸福。
1. 苦澀:形容心情或口味帶有苦味。
2. 苦楚:形容内心的痛苦、憂愁。
3. 苦惱:形容煩惱、困擾。
4. 苦悶:形容心情郁悶、壓抑。
1. 悲傷:形容因失去、遭遇不幸而感到痛苦的情緒。
2. 痛苦:身體或精神受到折磨、傷害時所感到的劇烈疼痛。
3. 辛酸:形容苦痛澀味,亦常用來形容生活中的艱辛。
1. 甘甜:形容味道香甜、令人愉悅。
2. 快樂:指心情愉快、歡樂,與痛苦相對。
3. 歡暢:指心情愉快、輕松,與郁悶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