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捋袖揎拳”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uō xiù xuān quán,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形容人卷起袖子、伸出拳頭,表現出怒氣沖沖準備動武的姿态。其中“捋”指拉起,“揎”指卷起袖子,整體動作帶有強烈的攻擊性或憤怒情緒。
出處與例句
該成語最早見于元代金仁傑的雜劇《追韓信》第四折:“前後軍兵緊相并,左右槍刀廄圍定。捋袖揎拳挺盔頂,破步撩衣扯劍迎。”。明代無名氏的《鎖白猿》中也用此詞描寫人物狀态:“則見他捋袖揎拳,努目眬眉。”。
用法與結構
擴展場景
雖主要用于形容準備打架,但也可引申為積極準備行動的姿态(如幹活前卷起袖子)。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語境。
英文翻譯
“pull up the sleeves and raise the fists”,直譯動作,強調肢體語言的攻擊性。
《捋袖揎拳》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準備行動,表示做好準備開始工作或戰鬥。
《捋袖揎拳》的部首分别是手部的“扌”和“曰”,總共有9個筆畫。
《捋袖揎拳》源自明代文學家楊慎《四修合編》中的《病夫自勉》一文,意為下定決心,準備好戰鬥的姿态。
《捋袖揎拳》的繁體字為《捋袖揎拳》。
古代有些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捋袖揎拳》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他看到了局勢的危險,不禁捋袖揎拳,準備全力以赴。
捋袖、揎拳、袖手旁觀、拳腳、袖手
奮起直追、振臂高呼、積極行動
袖手旁觀、無所作為、懶散無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