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樞密院的意思、樞密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樞密院的解釋

封建時代中央官署名。主管官稱樞密使。 五代 、 後梁 建崇政院,以崇政使知院事。 後唐莊 宗 同光 元年改為樞密院,以樞密使知院事與宰相共秉朝政,文事出中書,武事出樞密。 宋 代與中書省分掌軍政,號為“二府”。 遼 分置北樞密院(相當兵部)、南樞密院(相當吏部)及 漢 人樞密院(掌 漢 族地區兵馬)。 元 代樞密院主管軍事機密、邊防及宮廷禁衛等事。 明太祖 改置大都督府,樞密院遂廢。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二》《續文獻通考·職官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樞密院是曆史上多個國家的重要機構,其職能和演變因時代和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中國古代的樞密院

  1. 起源與職能
    樞密院始設于唐代永泰年間,最初為内廷機構,由宦官擔任樞密使,負責機要事務。五代後梁改設崇政院,後唐複稱樞密院,成為軍政核心機構,與宰相共掌朝政。

  2. 宋代發展
    宋代樞密院與中書省并稱“二府”,分掌軍事與政務,成為最高國務機關之一,主管邊防、軍隊調動等機密事務。遼代則分設北樞密院(兵部職能)、南樞密院(吏部職能)及漢人樞密院(管理漢族地區兵馬)。

  3. 元明演變
    元代樞密院負責軍事機密、邊防及宮廷禁衛,戰時設行樞密院統轄地方軍政。明代朱元璋廢除樞密院,改設大都督府統軍。


二、英國樞密院

英國樞密院(King's/Queen's Most Honourable Privy Council)最初是君主的咨詢機構,曆史上集行政與司法權于一體,甚至可繞過國會立法。隨着君主立憲制發展,其行政權轉移至内閣,司法職能則延續至2009年英國最高法院成立。


三、日本樞密院

明治時期設立的樞密院是天皇的最高咨詢機關,負責審議憲法、條約等重要國務,由元勳和特權官僚組成,曾長期作為保守勢力堡壘抑制政黨擴張。


樞密院在不同曆史語境下的含義:

(注:以上内容綜合自等來源,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閱相關網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樞密院的意思

樞密院是指古代中國的一個重要政府機構,負責軍事和政治事務的決策和管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樞字的部首是木,有十四畫;密字的部首是ﭦ,有十三畫。整個詞共有二十七畫。

來源

樞密院最早出現在宋朝,是繼宰相、三省之後的一個新設機構。後來成為輔佐皇帝決策的軍政機構。

繁體

樞密院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綬密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樞密院的寫法有時會使用古體字,如「樞密院」。

例句

經過激烈的讨論和研究,樞密院決定向邊境派遣額外的軍隊以保護國家的安全。

組詞

樞密院的組詞有:樞密、樞要、密院。

近義詞和反義詞

樞密院的近義詞有:軍政府、軍機處。反義詞則沒有明顯的對立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