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邊瑣的意思、邊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邊瑣的解釋

(1).邊境官吏情況的記錄。語本《漢書·丙吉傳》:“ 吉 善其言,召東曹案邊長吏,瑣科條其人。” 顔師古 注引 張晏 曰:“瑣,録也。欲科條其人老少及所經歷,知其本以文武進也。” 宋 周必大 《二老堂雜志·賢關邊瑣》:“邊瑣非邊徼,乃文書之録耳。”

(2).亦作“ 邊鎖 ”、“ 邊璅 ”。比喻邊境重鎮。 宋 範成大 《送陸務觀編修監鎮江郡歸會稽待阙》詩:“邊鎖風雷動,軍書日夜飛。” 清 錢謙益 《送郭中書赴督師袁公幕》詩:“近臣寄邊瑣,此例今所無。” 清 徐昂發 《鐵嶺關》詩:“山形接北荒,邊璅通 恒 代 。”

(3).亦作“ 邊鎖 ”。指守邊的軍務。 宋 蘇轼 《送蔣穎叔帥熙河》詩:“正坐喜論兵,臨老付邊鎖。” 元 柳貫 《送馬伯庸禦史出使河隴》詩:“固謂真儒識邊瑣,徑煩拂士迂朝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邊瑣”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邊境官吏情況的記錄

源于《漢書·丙吉傳》,指對邊境官員履曆、年齡及文武才能的詳細記錄。漢代張晏注:“瑣,録也”,即通過文書形式整理邊境官吏信息。宋代周必大進一步說明“邊瑣非邊徼,乃文書之録耳”()。

2. 比喻邊境重鎮

亦寫作“邊鎖”“邊璅”,代指戰略要地。例如:

3. 指守邊軍務

宋代蘇轼在《送蔣穎叔帥熙河》中寫道“臨老付邊鎖”,元代柳貫詩句“固謂真儒識邊瑣”,均以“邊鎖”借代邊防事務()。

補充說明

建議查閱《漢書》《二老堂雜志》等原典獲取更完整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邊瑣(biān suǒ)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彙,下面我會對其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簡要介紹。 邊瑣的意思是指瑣碎、雜亂的事物或瑣細的瑣事。它由“邊”和“瑣”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方面,邊的部首是辵,筆畫數為4,而瑣的部首是玉,筆畫數為11。 邊瑣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無法準确定義其确切起源。繁體字和簡體字中都使用辶作為“邊”的部首,使用王作為“瑣”的部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邊瑣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隨着文字的演變,有可能出現了不同的字形。但是對于邊瑣這個詞,沒有特定的古代寫法記錄下來。 以下是一些關于邊瑣的例句: 1. 他一直在忙于處理邊瑣的工作,幾乎沒有時間休息。 2. 生活中瑣事較多,别讓這些邊瑣的事情影響了你的心情。 關于組詞,可以以邊瑣為詞根組成其他詞彙,如邊瑣事、瑣事邊瑣等。 邊瑣的近義詞包括瑣碎、雜亂、繁瑣等,它們都表示事物細小、複雜或者雜亂無序。 邊瑣的反義詞則是簡單、清爽、明了等,它們表示事物簡單明了、清晰易懂。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