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符檄的意思、符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符檄的解釋

官符移檄等文書的統稱。 晉 葛洪 《抱樸子·勤求》:“陽敦同志之言,陰挾蜂蠆之毒,此乃天神所共惡,招禍之符檄也。”《宋書·沉懷文傳》:“ 世祖 入讨, 劭 呼之使作符檄, 懷文 固辭。” 清 唐孫華 《己卯元旦疊韻》之二:“街衢人醉壺飱賤,公府官閒符檄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符檄”是古代官方文書的統稱,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義

“符檄”指官符、移文、檄文等官方文件的合稱,主要用于傳遞政令、軍事命令或通告。例如:

二、構成分析

  1. 符:通常指兵符或官方憑證,如虎符(虎形兵符),象征調兵權。
  2. 檄:即檄文,多用于征召、聲讨或曉谕,如“羽檄”(插鳥羽的緊急軍書)。

三、曆史用例

四、擴展信息

古代傳遞符檄的方式多樣,如通過信使或特殊工具(如綁在鴿腿上的木牌),但此說法需結合具體曆史背景考據。


如需進一步了解“符”與“檄”的單獨釋義,可參考《漢典》《辭海》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符檄》一詞解析

符檄的意思

《符檄》(fú x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行動號令、動員令”,通常用于古代戰争時期的軍事指令或政令。它可以表示将軍或者************人發布的命令或通告。

符檄的構成

符檄由兩個部首組成:符 (以刀為部首)和檄(以木為部首)。 符部由五畫組成,檄部由十二畫組成。

符檄的來源

符檄一詞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的古籍《尚書·大禹谟》中,形容大禹治理洪水後,發布了一道動員令,“祭以符檄,茲遣司徒”(即“大禹召集衆卿臣下來商議治理天下事宜”)。

符檄的繁體

符檄在繁體字中保持不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古代的符檄字形繁瑣,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簡化為現代的寫法。

符檄的例句

1. 将軍發布符檄,號令全軍出戰。

2. 政府通過符檄,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态。

符檄的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符紙、檄文、行檄

近義詞:命令、通令、令旨

反義詞:請求、委派、允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