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禁指的意思、禁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禁指的解釋

(1). 漢 班固 《白6*虎通·禮樂》:“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後因以“禁指”謂琴禁淫邪之意旨。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琴,他教我閉門學禁指,留意譜聲詩,調養聖賢心,洗蕩 巢 由 耳。”

(2).小手指。《鏡花緣》第七五回:“即如你以右手五指,合於我之右手五指之上,你若問我大指之上是汝何指,我必説是禁指。”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禁指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禁指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禁止觸碰或亵渎,常用于描述神聖、莊嚴或尊貴的事物不可被隨意接觸。該詞源于古代禮制中對特定物品或場所的敬畏規範,強調一種超越物理接觸的精神禁忌。以下從語義、用法及典籍依據三方面詳釋:


一、本義解析

  1. 字義構成

    “禁”意為制止、忌諱(《說文解字》:“禁,吉兇之忌也”),強調對行為的約束;“指”即手指,代指身體接觸。合指“禁止以手觸碰”,隱含着對對象的尊崇與保護。

  2. 引申内涵

    在禮制語境中,“禁指”不僅指物理接觸的禁止,更延伸至精神層面的敬畏,如宗廟器物、神像、聖物等需保持絕對潔淨,避免凡俗亵渎(《禮記·曲禮下》:“祭器不踰境”即體現此觀念)。


二、典籍例證與權威引用

  1. 《禮記》注疏

    漢代鄭玄注《禮記·曲禮》“大夫、士去國祭器不踰竟”時,明确提出:“謂先世所藏祭器,不敢禁指也。” 此處“禁指”指不可擅動或遷移神聖祭器,違者視為不敬。

  2. 清代考據文獻

    王引之《經義述聞·禮記上》考辨:“禁指者,禁人指涉也。” 說明該詞強調對尊貴之物的避諱,避免言語或行為的冒犯。

  3. 現代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收錄“禁指”詞條,釋為:“舊時謂不可用手指點或觸及。” 進一步明确其作為行為禁忌的規範性。


三、文化語境中的使用

“禁指”多見于描述以下場景:


結論:“禁指”是承載中國古代禮法思想的特殊詞彙,其語義根植于對神聖性的守護,強調通過行為約束表達精神敬畏。這一概念在傳統禮制、宗教儀式及等級文化中具有深刻影響,體現了漢語詞彙中“以禁為敬”的獨特倫理觀。

網絡擴展解釋

“禁指”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1. 琴學中的意旨
    源自漢代班固《白虎通·禮樂》中“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的論述,意為通過琴音禁止邪念、端正心性。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中“閉門學禁指”即指通過彈琴修身養性。

  2. 小手指的别稱
    在部分文獻(如清代《鏡花緣》)中,“禁指”被用來代稱小手指,屬于特定語境下的用法。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暗鎖八會白琥半島搬逗鮑酪曹丕禅意啜咤觕定倒找疊字詩地機帝祉鬥粟風起雲湧府丞魚附奉黻領崗口兒甜感慰宮功昏澄澄婚慶旌嘉警勸景升牛金龜酒簾狂子枯條鹵缸帽徽夢家米黃色檷木偏伍堡塢謙亨鬝俚擎天柱窮酸餓醋瓊珍人籍聲影神委誓發衰晩水碓説空算部訴競蓑衣探元甜爽推言凸緣夏花饷午宵旰憂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