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漢 班固 《白6*虎通·禮樂》:“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後因以“禁指”謂琴禁淫邪之意旨。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琴,他教我閉門學禁指,留意譜聲詩,調養聖賢心,洗蕩 巢 由 耳。”
(2).小手指。《鏡花緣》第七五回:“即如你以右手五指,合於我之右手五指之上,你若問我大指之上是汝何指,我必説是禁指。”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禁指漢語 快速查詢。
“禁指”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琴學中的意旨
源自漢代班固《白虎通·禮樂》中“琴者,禁也,所以禁淫邪,正人心也”的論述,意為通過琴音禁止邪念、端正心性。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中“閉門學禁指”即指通過彈琴修身養性。
小手指的别稱
在部分文獻(如清代《鏡花緣》)中,“禁指”被用來代稱小手指,屬于特定語境下的用法。
禁指是一個漢字,由“⺊”(牛)和“⺭”(彑)兩個部首組成。
它的筆畫數目為11劃,其中“⺊”部首的筆畫數目為4劃,“⺭”部首的筆畫數目為7劃。
禁指一詞來源于古代的字義,意為“不準指示”或“禁止指針”。它通常用來形容某種禁令或規定,表示某些事物被嚴格限制或禁止。
在繁體字中,禁指的寫法為「禁指」,和簡體字基本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禁指在古漢字中的寫法為「禁摯」,但意義和現代漢字相同。
例如,一個例句可以是:“學校裡禁指任何形式的暴力行為。”
一些和禁指有關的組詞有:禁止、禁忌、禁令等。
近義詞可以有:限制、制止、阻止等。
反義詞可以有:允許、許可、開放等。
【别人正在浏覽】